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房建工程后浇带是房建工程质量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技术对于后浇带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后浇带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均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封闭等施工环节上,必须严格保证施工质量,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阅。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代房建工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并采取现浇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会使工程在施工期间因为温度或者收缩等原因出现一些有害裂缝。因此,会在结构中设置一些变形缝,一定时间后进行后浇封闭,从而使整个工程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这一结构即房建工程的后浇带环节。后浇带施工已经成为现代房建工程的重要环节,对房建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浇带往往断面大,不易支设模板,钢筋也很密集,容易有杂物垃圾掉落,不易清理,给后浇带施工与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影响。在施工中,要把握好各环节技术要点,最大限度控制好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1选择合理的时间和断面形式
(1)在施工时间方面:由于钢筋混土在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的类型、标号和运输距离的差异,导致浇筑的时间和温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施工方应结合工程的进度,安排好相应位置浇筑时的时间和温度,同时,设计图纸中亦应明确标注可行的时间和温度,从而进行合理的施工。(2)在断面形式方面:对于不同的结构应对应不同合理的断面形式,一般有阶梯缝、槽口缝、平直缝和X形缝四种断面形式。对于薄板结构应选择斜缝断面,对于梁和基础结构应选择企口缝,企口缝的形式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
2设置合理宽度和间距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要想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宽度和间距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高度和楼层的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好后浇带的间距,比如二十二层以下的楼板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不能够断开,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较大的跨度时,就需要将整个受力的钢筋结构进行断开,之后在后浇带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焊接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楼板两头压力过大而造成楼板结构的弯曲,在建筑施工后浇带宽度控制过程中,需要保持其宽度超过7米。如果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建造的施工图纸有预留的话,则按照施工图纸的预留大小进行施工,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按照施工图纸预留的话,则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楼间距预留和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施工得到有效的控制,提升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3施工模板支护
施工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技术的一部分,在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建筑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并基于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一般而言,若要浇筑高层建筑及裙房之间后浇带,需要将时间间隔设置在2个月以上;并且,需要保证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完全结束施工后,再行后浇混凝土。当然,间隔时间需要按照建筑工程所属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若当地气候温暖潮湿,则要将时间间隔延长到数个月或十数个月之久。在间隔期,裙房需要继续施工,待全部完成后,主楼和裙房之间会形成悬挑构件(梁板结构)。若是传统的模板支撑系统将很难承担上层结构的自重以及施工带来的荷载。这时,为了确保支护力度足够,施工方将会在计算后,于后浇带下方与两侧给予1m范围的模板支撑,如此将大大提高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能力。当然,若是支护能力依然不足,则可以在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后将相关荷载去除,并将支撑进行进一步处理,减少负荷带来的向下传力,减少模板需要承载的应力。
4施工缝隙处理要点
后浇带的两侧一般采用钢筋支架和铁丝网进行隔断,为了避免灌注混凝土出现跑浆的状况,混凝土水和灰的比例采用0.42的比例,这个比例要比其他混凝土的比例稍低,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灌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在混凝土的四周用临时的栏杆做好维护工作,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钢筋保护完好,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灌工作前,要将断面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将断面的杂物、薄膜以及沙石等全面清理干净,将两端的混凝土用专用的工具凿毛,再使用压力水将混凝土的表现以及钢丝网冲洗干净,将表面冲洗干净后,再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灌工作,遇到有钢筋生锈或者变形的情况,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保障房间工程的安全性。
5混凝土进行湿润养护
对混凝土进行湿润养护在混凝土浇筑成型以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一定时间的湿润养护,通过保养实现浇水养护,养护时间要控制在28d以上,在其周边也应安装临时维护栏杆,避免钢筋污染的同时也可以防止被人为践踏。在拆模阶段,一定要不留任何空白,也不要留下任何死角,并为其涂刷一层混凝土养护液,在封闭后浇带以前,要做好结构安全保护工作,这时模板的支撑结构就不能被拆除,在架设好临时支护以后保证后浇带周边不会有施工设备或其它施工材料存在。此外,在地下室后浇带防水处理工作中,无论是外墙还是底板都要做好后浇带防水工作,可以在后浇带内部加设钢板来组织水进入后浇带区域,通常情况下,钢板止水带其厚度应设定为3mm,将150mm留在已经浇筑后的混凝土中,还要露出150mm。为降低沉降差,应在底板后浇带中安装钢筋混凝土抗压板,并做外防水设置,以此来减少水渗透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6后期维护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凝结环境,保证混凝土有充足的条件进行凝结,一般主要的控制措施就是控制环境温度,在夜晚时间,温度一般比较低,应当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温设备,增加混凝土的凝结效率,并经常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当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之后,要积极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影响问题,然后通过灌浆技术进行修补,消除裂缝的不良影响,在解决裂缝问题时,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能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硬度会越来越大,越晚处理效果越差,所以相关施工单位要加强重视,提高问题的处理能力,尽量化解不良问题的影响。此外,混凝土的使用要注意选择统一的材料,统一的材料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够使前后工程衔接得当,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而且混凝土的颜色也会更加相似,有利于建筑的外观统一。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质量,例如粉煤灰就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添加剂,其能够与混凝土良好的融合,凝结过程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粉煤灰的重量较小,对建筑基础的压力也会随之降低,这样建筑的沉降问题就能得到降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后浇带工艺是从结构与功能上确保房建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房建工程常见的结构处理与施工技术。在后浇带工艺应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房建工程的综合设计,参照房建工程施工的实际,以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对后浇带工艺应用的严格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确保后浇带工艺实际运用的水平,也才能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与结构稳定,为达到精品房建工程提供工艺、技术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森林.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广东建材.2018(12)
[2]田宏伟.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05)
[3]刘向.有关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