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6
摘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建设;管理;重要性
1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范畴
1.1供应链管理范畴
供应链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物质保障,供应链管理做的是否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基础。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依托互联网平台,把企业的内部的物料需求计划和物料采购订单,发布到供应链平台上,供应商通过登入供应链平台,对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进行报价、抢单,对企业的采购订单进行发货处理,使企业和供应商形成一个互联网化的供应链,提高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效率,缩短企业物料采购的周转时间,通过供应商询价、比价、抢单,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1.2财务管理范畴
在信息化技术普及发展形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依靠互联网技术,建设网上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把企业内部ERP财务系统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如酒店住宿、机票预订等,实现差旅费用、住宿费用自动生成到企业内部ERP财务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可以加强财务的预算作用和监督控制作用。通过设置资金的预算额度,并且依据收支费用的性质设置实时监控,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管理。
1.3生产管理范畴
生产管理是确保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生产有序进行,按时完成产品的交货。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提供可靠的生产经营的信息数据作为依据,如物料的预计齐料时间、车间班组的产能、订单产品的工时需求,以便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且在物料实际齐料时间和预计齐料时间有差异做出生产计划调整。在进行生产组织活动时,信息化建设利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如服装厂的吊挂系统、RFID设备,自动实时上报车间完工产量,实时显示当前的生产进度,和前面的生产计划对比,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
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2.1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
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2.2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2.3增强对外交流
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建立了Intranet、Extranet网络环境,在网络上为企业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的方式,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网络环境,那么企业可以更好的对外交流,将企业的形象进行改善,带来更多、更好的商机。当前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实现信息化建设,更好的实现对外交流,可以对于国内外的市场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会明确自身发展的对策。
2.4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购置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还涉及到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在战略效益方面直接体现,利用精简的机构和业务流程,可以将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可以将大量的劳动力进行节省。实现无纸化办公和设计等,将大量的纸张进行节约,可以带来更多的效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库存进行压缩,避免产生资金的占用情况,将库存面积进行减少,使人员和设备的数量进行减少,从而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2.5建设新型企业管理e-flow
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为了高效的实现业务执行,从而实现企业建设的相关业务管理,建立生产应用系统,让企业在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实现信息化建设不能只是理论性的论述,在应用系统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当今企业的必要发展趋势。
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3.1企业领导要转换观念,提高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和组织实施,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企业的领导要了解、学习和掌握信息化知识,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把握大局。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过程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涉及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强化管理和控制,势必要和一些习惯势力产生碰撞。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坚定信心,并能身体力行。
3.2加大资金的投入
企业要具备一定的战略高度,加大有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资金,这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际规模和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对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造成制约。要想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更好的发展,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补贴,除此以外,银行需要针对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贷款,企业也要建立多元投资体系,使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得到全面的增加。企业要想实现股份制的改造,应该利用各种方法筹集资金。创办企业信息化开发的投资体系,可以发行相关的债券和股票,将民间资金进行筹集。
3.3配备企业管理软件,架构企业信息
系统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构筑企业信息化网络;其次要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并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对于企业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联合开发;再次是做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最后是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如数据录入制度,数据备份制度,数据更新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等等。
3.4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否则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现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化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对企业管理软件处理的数据进行维护,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是完善企业管理结构的必要举措,也是将时代科技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管理结构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扎实做好企业管理和数据管理工作,并且搭建企业中台,打破数据孤岛状态,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综合素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龙.市场化管理国有管理的关键[J].管理科学文摘,2004,(1).
[2]陈立平.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内涵与中国企业应用现状[J].企业经济, 2003,(2).
[3]刘中华.企业管理信息化基本问题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