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王栋1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栋1 江建春2
[导读]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皆离不开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相互协作,如此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1.身份证号码:33072419730503XXXX  浙江杭州  310000;2.身份证号码:33072419771011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皆离不开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相互协作,如此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因此如何保障施工阶段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提升建筑项目质量成为现阶段建筑领域内首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各建筑单位都在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设备种类繁多,施工人员的数量相较于其他单位来说也超出很多,这就使得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对于建筑单位来说,施工设备的防护好坏直接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及调配工作,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展开。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必要性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设备作为项目不可或缺的工具,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而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的正常施工有着密切的影响,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上对机械设备的运行做出保障,负责项目施工的相关单位会运用多种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干扰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施工效率受到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效率,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功能和质量,与此同时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进度与安全。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2.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力度,防止出现违规操作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建筑施工现场中所出现的安全故障问题主要诱发原因在于人为,同时也是限制和影响机械设备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他们对先进机械设备的了解与掌握,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正式操作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新引入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工作性能以及优势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加强他们对新设备的理解和操作技能。项目管理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当做好一系列的教育与培训工作,首先,确保机械设备操作者对新型机械设备具有足够的了解;其次,开展多方面的培训工作并进行文字和视频记录,尤其是技术交底方面的工作不可忽视,不能走过场,影响项目的安全管理质量。
        2.2加强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管理
        (1)严格把控机械设备进出场,机械设备在租赁进场使用前,需对租赁单位进行考察,了解租赁单位资质和实力,考察合格后方可准予进场,机械设备进出场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做好登记备案,并做好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严格审查机械设备所需相关的技术资料,确保设备与资料相统一,做到真实有效。
        (2)做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相关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审查操作人员证件,防止出现无证上岗现象,不给假证持有者有机可乘。
        (3)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定人、定时整改,时刻遵循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提防作业人员的反三违行为,及时制止,加强对其的日常教育。


        2.3重视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第一,要以设备数量为基础建立设备养护管理队伍,确保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以及规范性养护,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隐患。第二,建立定期、定人、定岗养护制度。将机械设备的使用、养护、管理工作划分给具体负责人,对机械设备养护和使用进行同步管理。第三,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工作,同时要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机械设备养护到位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养护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养护意识。最后,要重视对特种机械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种设备主要指的是比一般设备危险性更强的机械设备,对特种设备进行养护工作时,除了加强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特种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出现安全事故。
        2.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对于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安全检查工作不仅是最为有利的保证,还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要想提高设备的安全检查水平,除了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的检查工作以外,还要通过抽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优化和处理。为了提高安全检查工作水平,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对于物料提升设备的检查。针对脚手架以及塔吊等设备,必须严格按施工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并且细致地做好日常的养护,进一步提高这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加强对电力使用方面的检查和检测。严格禁止出现私拉乱拽现象,加强电力安全管理,保证可以实现“一机一闸一漏保”,提高项目开展施工过程中的电力安全使用水平。
        (3)做好设备特殊检查。比如,检查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建筑施工材料,保证只有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另外,还要重视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管理,提高设备应用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生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2.5扩大安全监督范围和体系
        设备需要由专业的设备监督人员看管,合理的部门需要设置监督小组,加强监督企业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对施工机械设备需要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拆装单位应有专业的人员。房屋出租单位应具有拆除危险设备的资质,确保有效控制事故出现。构建工程机械设备网络监管平台,租赁、拆卸和监督机械设备,加大处罚违法单位,保证生产质量和安全。操作人员的个人修养和企业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工作人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企业需要加强使用和培训员工,健全激励制度,做好团队建设。在训练时,应根据企业情况,秉承质量第一理念,注重质量标准,加强工作人员安全理念,在工作中,若是发现有设备损坏的情况,则应立即停止使用,不可随意删除或者忽视,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有效使用维修管理体系。构建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体系,机械设备需要将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将维护和保养作为辅助内容,将修理作为必备内容,将使用机械设备作为目地,从而形成高效又安全的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制定维修保养系统,严格遵守保养规定,同时设立润滑站和润滑点,由专人负责管理润滑工作,操作人员也应做好保养和维护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因此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能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更能够及时发现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重大事故,保证设备安全,为提高生产建设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江凯.关于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讨[J].数码设计(上),2018,(10):111-112.
        [2]韩炳良.剖析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391.
        [3]孙银荣.简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和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