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下部结构中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邓成富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邓成富
[导读] 摘要:在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来标准化、规范化的进行施工,通过施工技术的应用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海南方能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在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来标准化、规范化的进行施工,通过施工技术的应用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同时还需不断的对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及改进,通过引进及完善施工技术的方式来能进一步的提升技术应用效果,为道路桥梁安全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准备工作
        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之前,以施工标准作为依据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定除了要依据有明文规定的图纸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勘察报告,还要符合一些相关的硬性规定,满足质量检测要求、施工技术水平达标以及安全管理达标等。另外,考虑完了这些硬性指标还要兼顾实际情况,勘察当地的具体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展开施工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的效率以及减少施工成本。
        2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基础施工
        2.1.1围堰施工
        围堰分为草木围堰和土石围堰两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材料来源决定采用何种围堰。草木围堰采用的材料是黏土和稻草。草木围堰的特点是渗漏量少,水容易抽干,但是对施工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即施工场地周围要有足够的黏土,水深不能超过7m,地面平坦,坡度不能超过2%。将稻草用麻绳编制成长2m、宽1.5m、厚0.1m的草排,围堰坝头从岸边开始,根据围堰宽度排列,反复操作直至满足铺设要求。如果缆绳比较紧,要及时松动缆绳。草木下沉后,直接露出水面,分层铺设后能满足施工要求。围堰向前钻进后形成斜坡体。在斜坡上分层处理后,围堰向前进,整体高于水面0.3~0.5m。围堰合龙后,要及时增高堰体,并对堰体做压实处理。如果存在沉降现象,可增高堰体高度,以提升其稳定性。
        2.1.2沉井施工
        沉井施工适用于土质比较差的区域,在岩层埋深阶段,可以直接应用在建筑物或者岸坡上。该施工方法的优点是土方开挖少,不会造成临近建筑物塌陷,缺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稳定,造价高,施工时间长。沉井施工时,首先是用土进行填平,准确测量沉井后,铺上枕木,在枕木上安装钢筋,拆除模板后进行养护。沉井后,继续向下开挖,沉下一节后再接一节挖下去,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2.1.3桩和管柱基础施工
        在下部结构施工中,如果地基表层土质比较差,则要对桥墩进行支撑,开挖比较深的基础用以缓解。桩基础分为钢筋混凝土桩、木桩和钢桩等。施工前需要掌握地基稳定性、地基强度和变形等情况。
        2.2钻孔灌注桩施工
        2.2.1水泥混凝土浇筑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水泥混凝土灌注和导管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要保证相关指标或者参数符合要求。计算出第一批混凝土灌注量后,将导管埋设好。在混凝土灌注阶段要密切持续关注灌注情况,接近钢筋骨架的时候减慢灌注速度。施工过程中用到导管时,要进行压实度检测,保证导管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出现漏浆的情况。
        2.2.2灌注、清孔施工
        钻机是进行钻孔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在安装钻机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机吊点符合要求。在钻进阶段,如果受阻或者出现其他问题,要仔细分析原因。钻孔作业完成后,要对钻孔深度、倾斜度等指标进行检查,确定指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续作业,这样才能为混凝土的灌注提供一个稳定的施工环境。实践证明,抽浆法、砂浆置换法等优势明显。清孔作业结束后进行检查。


        2.3桥墩施工
        道路桥梁的下部结构中的桥墩主要由两种基本结构形式所组成,分别是柱式桥墩和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台。其中柱式桥墩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且施工简便,其又可以分成梁柱式桥墩、不带盖排柱式桥墩以及单排桩柱式桥墩。薄壁桥墩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通常是在河床下部填土较低或者是河床比较窄的区域上进行的。制作桥墩钢筋骨架时,应该根据工程中实际测量放样的数据结构来确定最终进行钢筋埋设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钢筋结构,制作过程中一般使用的是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整体的结构都制作完成之后,应该仔细检查整体结构的质量,保证其质量完全符合设计方案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之后,再将已经制作完成的钢筋结构运送到桥墩的安装位置上。
        2.4桥台施工
        根据工程测量的结果来确定道路桥梁下部结构的桥梁具体施工的位置,然后使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挖掘作业。当挖掘的深度达到了30cm左右高度时,需要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继续进行施工,这样能够避免对于周边区域的地基造成严重的影响,避免破坏周边的环境,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对于桥梁桥台下部的基础结构来说,当开挖到桩顶位置之后,需要及时将该部分位置进行凿除处理,其凿除的高度应该符合底层保护层高度。当基础的开挖完成之后,应该及时将此处位置上的杂质清理干净,并且将准备好的砂浆进行铺筑施工,然后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对桥台钢筋骨架实施安装工作,同时需要将钢筋接头的位置错开布置,保证各项数据都正确,且整体结构的轴线位置符合要求,预先留出合理的保护层厚度。
        3桥梁承台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承台的施工分为桥台基坑开挖、钢筋骨架和模板的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三个部分。第一,是开挖桥台基坑。首先要放样测量桥梁承台基坑的具体位置,确定基坑位置后开始挖基坑直到离设计标高30公分时,为了避免对土基的承载力造成影响,开始使用人力挖掘。挖掘至桩顶位置后,开始凿除,完成基坑开挖工作后要将地表清理干净。第二,是安装钢筋骨架和模板。桥台施工对钢筋骨架的安装有严格的要求,钢筋接头要采取错开搭接的形式,且接头截面的面积不应超过总截面的一半。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对其尺寸和主要钢筋的位置做详细的检查,确保钢筋骨架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作是保证轴线位置、结构尺寸的准确性。
        4盖梁施工技术要点
        4.1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
        在盖梁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部位已经确定。在进行钢筋制作的时候,可以运用接头的搭接焊,而在焊接的时候可以运用双面焊的方法。焊接完之后,对钢筋骨架进行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保障主筋与弯起筋的位置和尺寸,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障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4.2立模
        可以运用定型钢模板进行拼装。在拼装的过程中,上口可以用对拉螺栓进行对拉,而下部支撑则运用钢管支架,上架为“工”字钢,并在其上铺设枕木。在调整高度的时候,可以运用大头契进行调整。在模板的两侧可以用倒链进行对啦,这样能够保障模板的强度与刚性。此外,模板的架应该要保证精确度,尤其要注意模板的尺寸、轴线位置以及模板牢固程度等方面,同时,设置专门人员对混凝土灌筑时的模板与预埋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保障位置的准确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道路桥梁的下部结构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对于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桥梁下部施工技术,切实提高该部分工程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全面提升桥梁下部结构的质量水平,积极促进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冬磊.道路桥梁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交通世界,2019(27):96-97.
        [2]杨发荣.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19(10):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