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工程建设的扩张,在施工现场,需要不同的科学工艺和工种相互结合与落实,整个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是解决当前建设任务日益繁重与管理力量相对有限这一矛盾的有效举措,更是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研究和分析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期望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标准化开展,企业管理应制定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条例和制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安全标准化是基于安全主题,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排查人、机、料、环、法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在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导下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才能杜绝安全隐患,建设生产安全、进度加快、绿色环保的高质量工程。
1、建筑工程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1促使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得以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管理活动的重视,只有借助于管理活动的有效推动,进而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有条不紊地实现不断发展。同时,管理活动也能为工程自身的质量提高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就建筑建设活动本身来说,其建设的成果往往与其质量紧密相关,所以,管理活动能够通过对建筑质量的提高来帮助施工活动的更好进行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当管理活动能够做到真实、到位的时候,将能够很好地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豆腐渣”工程也能“弃暗投明”,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1.2促使建设企业的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推动建设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工程建设活动,其表现出了复杂化与系统化的特征,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进行而来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身也就能够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管理经验,促使企业的运作能够做到高效管理。倘若,企业忽视了对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将会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显得随意缺乏系统性,进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可持续发展。
1.3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
建筑工程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人们对建筑的依赖性也就不言而喻。所以,企业在进行建筑建设工程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做到全面性,科学性,普及到最大范围的社会大众;另一方面,也要减少建设活动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好地进行。
2、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介绍以下五个方面:(1)施工管理标准化;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正确的安全理念,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落实到个人,例如项目安全负责人、技术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以及群众监督员等。(2)施工设备标准化管理;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网格化管理,将任务细化,归结到人,并做好设备的检修、保养记录。(3)施工人员标准化;施工人员具备该岗位的技能,并对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进行评估,能够掌握工艺要求、操作流程和安全危险因素辨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4)施工环境标准化;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化,各种安全标识和安全装置齐全,安全通道保持畅通无阻,定期对施工人员要求体检,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5)施工过程标准化;涉及到施工作业的岗位安全操作和岗位操作流程,以及岗位的安全危害因素明确标明,确定该岗位操作所需的安全劳防用品。要实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企业应做好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安全标准化管理。
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构建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首要选择,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用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优化的运行模式,构建起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第一阶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安全现状、施工所在地安全现状,制定总体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规划,统一施工的安全理念,确保安全意识的明确化、统一化。
第二阶段根据施工生产所需的职能,配置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人员,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阶段施工企业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施工现场现状,按照国家规定和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安全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另外,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实时跟进、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及时反馈识别,并结合现状对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对应的修改和改进,将更改的安全制度宣传普及给从业人员。针对于管理人员,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于施工人员,构建合理明确的惩罚制度和激励政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杜绝形式化、个人化。
第四阶段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人、物的安全标准化管理。(1)施工人员的安全标准化项目负责人、安全专员以及施工人员需进行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评估和安全生产考核;对于特别作业的工种,岗位施工人员是否具备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新上岗员工进行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三级安全培训,正式上岗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施工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和安全装置,例如安全线标、安全警示牌、防护栏杆以及安全防护用具等。施工所使用的物料5S化严格管理,做到物在其位,位有其物。
第五阶段施工现场环境安全标准化,根据国家相关环境法要求,结合本企业自身的现状,制定环境安全标准,实现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岗位工作周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例如坑、井以及设备,要按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并有危险警告标识;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以及照明良好,粉尘、噪音以及有毒物质应符合国家规定;岗位周边应具备安全装置和紧急应急装置。
第六阶段施工过程安全标准化,施工岗位应做好该岗位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操作考核,保证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减少不安全性的发生。另外,施工人员应做好每日自检,维护好工作中的设备和物料,管理人员应定期周检和SOT检查。最后还应具备项目审批、分层审核、安全体检、隐患查处、合理化建议以及紧急救助程序,这样才能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愈来愈重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从制度上以及技术应用和材料设备、人员等多方面进行加强管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工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国良.浅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监管[J].建材与装饰,2019(34):176-177.
[2]黄渊文.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00+202.
[3]孙飚,陈晨,鲍煜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建筑安全,2019,34(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