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目标优化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向洪生
[导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整体出发,通过科学的预测,将金额预算用于明确企业在预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企业的预算进行调整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对企业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明确企业目标。通过规划,有效地进行资源综合配置,节约交易成本,优化资产结构,充分发挥规模经营效率,最终更好,更有效地实现预算设定目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目标;预算成本
        引言:全面的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控制方法。为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完成,公司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制度,建立健全了预算管理组织,加强了封闭式预算管理,实现了成本指标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根据年初发布的年度预算和绩效考核指标,将按照先期运营预算再财务预算的流程对预算进行进一步细化,将指标转化为预算的内容和要求。所有资金和预算都分为负责部门或部门,作为年终管理评估的基础。
        为了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牢牢把握了三个关键环节:指标分解预算,指标过程控制和指标兑现,提高了指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形成了动态的成本工作,无死角管理。同时,公司使用信息技术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以确保可以有效地实现预算管理。
        1充分认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龙头,担负着计划、控制、监督、考评的重要职责,通过编制、执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并将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为手段,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营管理指标,为公司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和做法
        预算管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近年来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圆满完成了的各项经营任务。
        2.1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立层层把关、分工负责、金字塔式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公司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负责公司范围内全面预算的组织落实、执行控制、分析考核。同时,建立了公司、厂区、车间、班组、岗位五级预算管理体系,做到层层向下分解指标,级级向上战略支持。
        2.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处于金字塔不同层面的管理层拥有不同的预算核心:公司以当期利润指标为核心制定预算,厂区以目标成本指标为核心制定预算,车间以指标的递进优化为核心制定预算,班组坚持目标细化和时间细化的原则来制定预算。这样,就使全公司各个层面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完成向下分解和向上支持的预算目标,拓宽了管理广度,延伸了管理深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合理编制预算,形成了涵盖全部管理内容的全面预算。结合实际,公司将所有工作类型分两部分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一是经济技术指标及资金预算,二是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其中以经济技术指标及资金预算为主,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为辅,按照责权范围,全部分解到基层各单位和各部室,并层层传递下去,按照预算周期核定并落实预算责任。
        2.2年度、月度全面预算控制流程:
        首先,年初公司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生产指标、维简费用、大修费用、衔接安排,排列出公司内部的年度预算,年度预算规定出了各部门和基层单位需要完成的经营指标、重点任务和衔接安排,同时将这些指标、任务分解到每个月。


        第二,每个月度,公司以年度经营预算为基础,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对各单位月度经营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限做出一些适当调整,同时和基层进行预算沟通之后,经过公司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确定,在每月的生产作业安排会上公布,并书面下发《月度全面预算任务书》,使指标和任务成为刚性约束的指标(任务)。
        第三,基层单位按照公司下发的《月度全面预算任务书》,进一步向生产车间和职能办公室分解指标(任务),下达全面预算书。生产车间和职能办公室再将指标(任务)分解到班组、岗位和个人。
        第四,基层单位、车间、班组、岗位和个人,根据逐级分解下达的预算指标(任务),积极组织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3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经营预算指标体系和自下而上的成本保证体系,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公司规范化,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规范了资金运作和防范在财务风险方面,所有员工的整体管理责任意识得到了大大增强,成本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确保了公司各项经营指标的圆满完成,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1)全面的预算管理促进了业务管理理念的创新,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外部环境是条件,内部管理是关键。通过近几年的全面预算管理,开始了一种挖掘潜力并增强成本内涵的新方法,为企业带来了真正的管理收益。
        (2)以全面的预算管理为主要思路,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多年的精心管理,公司的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着改善。它走上了煤矿自备电厂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之路,并得到了同行业的认可和促进。
        (3)全面预算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成本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基层单位在公司整体预算管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层面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公司整体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近年来,结合基层实际,通过了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综合预算,并与经济责任制有机结合,将成本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通过控制预算执行者参与预算编制的程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由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及考核等环节的系统性的管理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循环活动中,都离不开人员的参与指挥。所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人文因素,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一方面,最大可能的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全体员工尽可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来,形成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成为员工发自内心的行为;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制订有失客观性和公正性,防止预算编制的目标失去前瞻性和预算松弛现象的发生,要严格并合理的控制预算执行者过多的参与到全面预算目标的编制过程中。虽然,全面预算的编制基础信息来源于预算的执行者,但是如果预算执行者过多的参与预算编制,就可能会造成编制人员在编制时考虑到预算的执行及考核,结合自身利益,会有意识的放低预算目标,使得预算目标过低,失去指导作用,因此,要适当合理控制编制人员,避免其中掺杂过多的执行者。
        结语
        总而言之,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很重要。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发现企业综合预算执行不力的原因很复杂,但与企业内在关联,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具体的优化措施,以充分发挥综合预算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宇. X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 000(015):45-46,60.
        [2]蒋卫云. 引入预算信用评估的X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 2015.
        [3]张纯强. 基于信用评价的预算绩效评估应用研究[J]. 会计之友, 2018, 000(013):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