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62119810901XXXX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发展速度也产生较大影响,在应对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及时改进施工技术,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工作,将当前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降低工程管理中的成本,进而保障住户的安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创新方法;探究
引言
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其关注点主要是针对单个的施工技术或者是单项施工环节的技术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应用范围比较小,对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系统性与协调性方面而言十分不利,并且容易出现失误和隐患,对后期的管理,技术与质量等来说十分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创新研究,找到利于建筑工程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和有效化的重要保障,能使施工技术的运作更加流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图纸会审等。这些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具体落实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物,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对管理人员挑战性大。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缺乏完善
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有些建筑公司缺乏良好的管理,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混乱,一些管理人员不是很了解自己的管理内容,导致出现问题没有负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管理的内容不明确,有些地方出现重复管理,导致下面的施工人员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差,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整个工程施工不能够有序进行,为建筑质量埋下隐患。很多时候相关的管理人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问题被忽视,然后无限被放大,最终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有效防治建筑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从业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2.2缺少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手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组织、有结构地进行管理。但即使管理体制优越,若没有相应的监管,管理体制仍会形同虚设,在施工时难免让人钻空子。当前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环节较为薄弱,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甚至几乎没有监督管理这项工作,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混乱,人员交叉多,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和手段,也缺少监管意识,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敢管”“不愿管”,害怕得罪人。完全依赖施工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还要合理利用好监管这双眼睛,为工程实施保驾护航。
2.3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工作量十分大,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方面,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而很多进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他们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农民工,对于一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并不熟悉,导致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并且还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而导致这些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人得因素所导致的。比如施工的人员技术专业性不够,实施项目管理的人员,没有充分的管理经验,这些行为的存在都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策略
3.1优化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应合理优化技术管理体系,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依照实际情况,将技术要求与施工现场的特点相结合,并增派现场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基于建筑施工工程时间较长、阶段较多,工程项目领导者可将其分为多个阶段,如施工阶段、准备阶段、验收阶段与竣工阶段等,并根据每个阶段的管理要求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与培训。在开展培训工作时,管理人员可依照系统的相关要求合理地划分施工责任,各项施工举措应采取实名制,更加细化地处理施工责任与安全责任。
3.2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水平
想要整体提升建筑企业内部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便是将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定期为施工团队组织召开技术培训,确保施工团队不仅掌握更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能够树立起安全施工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另外,还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模式,从而将施工团队当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施工人员的流失率大幅度降低,始终保留具备专业经验的施工人才。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确立一些福利政策,从而将施工团队的固定性提高,同时也保障施工团队自身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3.3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将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各个关键工艺等落实到位,加强工作程序的管理,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使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制定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由监督管理人员负责实施。监督管理人员需了解建筑行业,清楚每个人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能立即实施“责任到人”制度;要对各个施工环节加强监管力度,检查操作是否符合规定,对那些违规行为随时叫停,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在出现问题时,协调和组织好人力、物力、技术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解决问题,使得工程能在计划的时间内交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4强化对施工技术的创新
建立相应的施工技术创新研究讨论小组,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找到创新发展的途径,使施工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其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比如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使用钢结构、混凝土施工等,除此之外还要深基坑支护技术,预应力技术等,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应该注重对这些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还可以减小环境对施工的干扰。
3.5科学审查技术资料
在管理施工技术阶段,由于施工单位不同,其项目的技术管理也有所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需科学审查技术资料,并将整个工程期间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从而保障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与时效性,使建筑工程建设开展得更为顺利,在验收时也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与规定。通过技术资料的准确评估,施工单位与相关管理机构可将其当作评估项目工程的重要依据,也会从侧面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若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应及时优化内部技术管理系统,可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管理人员需抓住当前机遇,设置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在多个环节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工作,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晓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33):211-212.
[2]邵子洪,常宁,王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居业,2018(09):168+170.
[3]饶卫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08):101-102.
[4]薛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5):45-46.
[5]李农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析[J].居舍,2018(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