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噪声分析与控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祥
[导读]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物质生活快速提高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
        身份证号码:1311811987122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物质生活快速提高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同时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建筑排水管道是我们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它在工作时又会带来许多噪音,这些噪音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是人们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减少这些噪音的产生。这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产生噪音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人们美好的生活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建筑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污染;策略
        引言
        如今的新中国已经十分优秀,而中华儿女的新生活也在不断改善,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环保,而一些不必要的噪音也会造成声音污染,也是需要人们足够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如果对墙面选择了隔音材料,这会大大减少噪音的存在。但噪音不仅仅是室外的噪音,还有一部分来自室内,那就是给排水管道的噪音,这些噪音是不能通过墙面选择避免的。因此,如何减小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噪声成了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建筑工作人员要解决的一大难题[1]。
        1、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产生
        经过建筑学家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他们发现了造成建筑排水管道噪音产生的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噪音的出处,也就是声源问题。由于输水管道想要排水畅通 就得给排水管道加压。因此,可以从声源装置的选取以及压力问题这两方面入手来减少给排水管道噪音问题。例如高隔音,也就是高密度的材料来降噪,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声源装置的形状构造来降噪。第二:噪音要想传播 就需要一定的介质。我们通过介质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听到声音的大体位置。因此,可以想办法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把噪音引导到无人区来降噪[2]。
        2、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来源分析
        2.1、给水管道噪声分析
        第一,流水噪声:水的流动本身就会产生声音,但是这些声音在管道中流动时,由于水流会与管道壁及空气产生一定的摩擦,这会导致水流声会变得更大。给水管道中的噪音是与其流速成正比的,当水流在经过弯道转弯时会因为水的流向相比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噪音会更大。第二,气蚀噪声:管道中的水除了有水还有一些杂质,包括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由于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会有一部分空气从水中飘出悬浮在管道内部的水流上面,日积月累形成气团。在水流动时,这些气团会和气团相互作用,将噪音放大。第三,水击振动噪音。生活中我们要用水就必须打开阀门和水泵,不用的时候关掉,由于经常性的开关,会引起水的流速和所产生动量发生强烈的变化,改变水流的压强。这种现象就是水击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噪音就是水击振动噪音,轻者产生噪音,影响安静氛围,重则破坏管道内壁[3]。
        2.2、排水管道产生噪声的原因
        对排水管道的设计一般是非排满设计,其中排出的废水中,除了水还有一些气体、固体杂质,与给水管道相比,排水管道中的运动更为复杂。排水管道中的噪音主要由以下几点产生:(1)横管。水流至横管时,水会与横管管壁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声会因为管道而被放大。(2)T型管和十字管。水流从横管流入T型管和十字管时,因为二者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由于惯性作用,冲击管壁的声音会更大。(3)立管。由于横管和立管的交界处水流下落过程中会形成的水舌而阻碍水流的下落,水流速度的不同使液体相互碰撞而产生振动形成噪声动形成噪声。
        2.3、增压设备产生的噪声
        自然的进水和排水,所产生的噪音我们一般还是可接受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加水的流速以及水流量,大多数人都会采用水泵来加压,这样使得同比状态下,流出的水流速更大,水量更大,与管壁的碰撞也更加剧烈[4]。
        2.4、水泵噪声
        水泵噪声是构成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主要原因,水泵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水压不稳定问题的,而水泵自身又会有配置不配套,旋转不稳定的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噪音的产生。我国人口众多,而有效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现在的居民楼都十几二十几层高,对于这些高层住宅人口,就需要为他们在地下建立蓄水池,而蓄水池中的水又是需要水泵来输送上去的,当地下室中的水泵开始工作时,必定会发出噪声,噪声随着水流在输水管道中传播,进而水波和声波发生碰撞,一直传送到住宅 而沿途很经过很多房子,这些居民会一直被噪音干扰[5]。


        3、建筑给排水管道有关噪声的控制策略
        3.1、做好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如何做好给排水系统的优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让许多建筑学家头疼的事,而减音防噪又是重中之重。要解决室内给排水系统产生的噪声污染,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时在供水立管的适当位置安装自动排气装置,这样可以确保排气装置及时排出管内的热气,减少热气与水发生碰撞摩擦产生噪音。另外舍弃多立管的设计改用单立管,减少立管内水流碰撞的次数。还要注意改进的就是由于水龙头嘴、阀门等配件经常性的关闭与开启所产生的水锤现象。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阀门的开启次数,或者将缓闭逆止阀安装在给水管道出口位置,这样可以降低水流通过阀门的速度,进而消除噪音。
        3.2、控制水流速和压力
        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最本质的来源就是水流,只要在不影响水流量的前提下降低水的流速和水流对内壁的压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的产生。我们都知道水流快的地方,水流声也大,噪声污染也就越严重。要想减小由水流声带来的噪音污染,可以通过增大管道直径,加厚管道内壁等方法,来最大限度的减小水流噪音污染。不同的管道材料是不同的传播介质,因此也可以通过改变传播介质的方法来降音减噪。可以在固定管道时在管道下方加橡胶绝缘垫,或者是把固定管道的支架更换成弹性比较大的材料,这样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6]。
        3.3、给水管道噪声的控制
        不管是什么管道,确定好水流的流速和压力,就意味降压减噪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流速过大,轻则产生水锤现象,放大噪音,重则破坏管道内壁,造成损失。而流速过小,又不能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还会浪费管道资源。其次要解决水流振动产生的噪声,究其本源,就是要选择适合的管道支吊架,并且要考虑由于温度的变化,支吊架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选择合适的支吊架位置及间距。最后可以通过减少开启关闭阀门管路的次数或者增加每次开启的时间,来减少因为水击而引起的噪音。也可以通过引进其它有用的设置来降低噪音。比如,设置安全阀和自动排气阀。安全阀的作用是在感受到水击时,将一部分水先释放出来,排气阀的作用是,排出水中混杂的空气,减少水与空气的碰撞[7]。
        3.4、泵房噪声的控制
        每个小区都会用水泵,但是应该注意最好是能设立一个独立的水泵房,最好能够是地下的水泵房,这样噪音在地下,会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降低水泵机噪音:(1)管道支架最好是采用弹性比较大的吊架或托架,还应该注意应用隔振装置。在水泵出水管要穿过墙和楼板的接口处,以及洞口与管外壁间可以填充一些高弹性减振消音材料,比如泡沫板。(2)在不危害环境的前提下,尽量优先选择噪音低,转速低的水泵,来减少噪音。(3)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装设可曲挠橡胶接头或其他隔振管件,以减少噪声沿水泵管道的传播。
        结束语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噪音一直在我们身边,不管怎么说,都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为了能让大家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不让噪音干扰。有关部门需要不断的探索,认真分析噪音的成因以及来源,并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建筑工人也需要在正式施工前提前勘探地形以及周边环境,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降噪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我相信,只要有关部门,企业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坚持探索,一对建筑噪音一定会有改善的那一天 这样居民才会有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8]。
        参考文献:
        [1]王一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513.
        [2]张阳辉.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环球市场,2017(24):308.
        [3]程锡叶.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化工贸易,2015,7(23):208,219.
        [4]李雷.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33):89-90.
        [5]张红宾.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噪声分析与控制[J].居舍,2018(12):16.
        [6]倪冰.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门窗,2017(10):208.
        [7]李远航.现代住宅建筑室内的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87.
        [8]胡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