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孙滢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孙滢滢
[导读] 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而多数人对BIM技术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致使其真正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建筑工程学院  063210
        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而多数人对BIM技术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致使其真正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挖掘BIM技术的相关特征与其在质量、成本、进度三方面的优势,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一些推动BIM技术发展的有关措施,希望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微小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应用
        1 BIM技术特征
        BIM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它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和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立一种包含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的三维仿真模型[1]。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建筑全程可视化。BIM技术的可视化主要表现在三维立体模型,这种模型将传统以平、立、剖形势所绘制的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空间立体模型,摒除了在建筑结构构造和功能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依靠自行想象绘图与识图而造成设计和施工错误频发的劣势,展现出建设项目的真实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相关单位都可以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设计的准确化和透明化。
        (2)各参与方的协调性。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涉及专业广、复杂程度大和参与单位多等特点,这就使得信息交流和共享成为难题,各参与方不能及时沟通和协调工作,从而导致施工环节屡屡出现冲突的情况。BIM技术为各单位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要求专业管理人员对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的模型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将自行分配和协调各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这使得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难度大大降低,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施工矛盾问题,减少因工程变更或返工造成的进度延误。
        (3)建造全程模拟化。BIM技术可以模拟整个建筑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从设计、施工、物业管理到拆除的各个阶段,都采用BIM-3D技术进行真实情况的动态模拟,提前对复杂和危险的施工工序进行精细化模拟,对未实施之前的工程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减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1.2 BIM技术特征在质量、进度和费用三方面的优势
        BIM技术的这些特征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在质量、进度和费用三方面的控制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它可以通过其模拟性对施工的关键环节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的调整。当各管理人员对在实时监督施工工程中出现的矛盾时,BIM提供的平台可供各方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加强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避免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产生质量问题。同时BIM具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项信息和强大的成本核算功能,可以使设计人员在建筑和结构设计、材料和设备选取时,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成本,制定最优成本方案,最终实现质量、进度和费用三者的最优控制。
        2 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1工程设计阶段
        相对于一般的设计技术而言,BIM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对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2]。它可将三维设计图纸直接生成二维施工图纸,还能将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进行共享,使得各个专业的设计有机结合,并传送到相关部门。同时,BIM技术可以起到施工图审查的作用,将建筑、结构等项目相关信息关联起来,自动进行碰撞检查,自动发现各专业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自动进行修改。它的这种协同设计功能可以极大提高设计的准确性,有效降低返工的可能性。
        BIM技术可视化的特性更加强设计人员对整个建筑形态的理解。当实际施工出现设计问题时,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通过设计模拟进行设计变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进度和费用。


        2.2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优化施工方案。现如今BIM-5D技术,在3D基础上融合进度和费用。,从天、周、月、季度等时间段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分析调整,根据施工现场工作进度进行及时调整;将各专业的法规、规范和采集到的市场价格、类似材料等价格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构建成本预测管理系统,使其自行对价格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在此过程中,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都可以在模拟演练后进行动态调整,最终择选出最优施工方案。
        (2)检验施工模型。在对项目进行虚拟建设后,BIM技术可将整个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预测,将模拟结果和实际工程相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偏差,同时制定预防方案。
        (3)实现信息共享。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可以在BIM信息共享平台上全面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确保各单位之间信息的互通性,对整个项目实行透明化管理。此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还能更加直观地看到建筑项目施工进程与效果,并及时提出质疑与变更,避免合同纠纷。
        (4)完善现场布置。建筑工程涉及到多个施工环节,因此,施工现场布置非常复杂。现场布置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直观分析布置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并且分析布置工作的关键点,从而结合BIM模型数据信息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构建出规范、合理的布置计划,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力、物力得到合理的分配与使用[3]。
        2.3工程运维阶段
        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将进入运行维护阶段。在这个阶段,对BIM技术的应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建设单位可以对建筑项目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性能进行实时监督,为建筑的修理与维护提供参考数据。另外,建筑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相关单位也能快速通过平台查找原因并解除故障,更好满足住户需求和提升住户舒适度。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运维阶段,可以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信息,使得运营管理有理有据,从而大大降低建筑运营的维护与管理费用。
        3 BIM技术推广措施
        (1)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比如设立资格认证机构,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还可制定激励机制,给积极使用BIM技术的企业相应的奖励或优惠政策。另外,政府可积极倡导各相关院校做好学生普及工作,让各院校可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让每个建筑业的学生都能清楚掌握BIM技术。各企业也应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BIM技术的应用素质。
        (2)完善BIM技术标准体系。由国家领头,各企业公司应让模型的构建符合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要求,如成立BIM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广和掌管整个BIM技术有关工作。国外有许多国家的BIM技术体系早已趋于成熟,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属于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海龙.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Sandeep Kota,Jeff S.Haberl,Mark J.Clayton,Wei Yan.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based daylight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J].Energy & Building,2014,81
        [3]凌业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