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甘肃阿克塞 736400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质量安全监督作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方式和关键途径,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各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而确保施工建设质量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安全监督; 措施; 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安全获得显著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安全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阻碍,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质量安全监督,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1 质量安全监督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安全和质量安全是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质量安全监督作为保证施工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和关键途径,涉及多个方面和诸多环节,尤其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质量安全成为了现代建筑企业提升市场美誉度和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通过质量安全监督,不仅可以为使用者创设安全而舒适的居住空间,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安全监督的影响因素
2.1 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多、参建人员多以及施工成本高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涉及大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如果参建人员的综合素质、质量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不符合岗位要求,会为施工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同时,一些建筑企业对人员管理缺乏重视,没有定期组织参建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导致施工队伍的素质与能力不足,是影响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因素。
2.2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开展施工建设的物质基础,对材料设备加强管理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安全。但是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对材料质量安全缺乏管控,材料质量安全与施工要求存在差异,施工设备也容易发生安全故障,为施工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也不利于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
2.3 机制因素
想要保证质量安全监督的全面落实,需要以科学的监管机制作为前提,但是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对质量安全监督缺乏重视,也没有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开展工程建设的主体,其质量安全意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与施工质量安全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建筑企业在开展质量安全监督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将其作为重要的管控对象,进而为施工质量安全奠定人员基础。首先,由于施工现场涉及施工人员较多,并且呈现较强的流动性,容易为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埋下隐患,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把控,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序的负责人,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随意走动;其次,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内容要涉及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质量安全意识等,通过培养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对于特殊岗位要秉承“持证上岗”原则,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最后,建筑企业要制定以及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及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以免为施工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3.2 加强设备材料管理
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支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材料质量安全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具有密切关系,设备材料管理也是质量安全监督的关键内容,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设备材料加强管理,保证其质量安全符合施工要求。首先,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工作,与市场信誉好、质量安全有保障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在材料进场后需要对其质量安全进行抽验,如果发现质量安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到施工建设中,需要与供应商联系做返厂处理;其次,材料进场后需要进行妥善保管,做好材料分类保管,尤其对于钢筋、水泥等重要材料,需要做好防潮、防盗工作,避免材料在保管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最后,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建筑企业需要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查,保证设备处于稳定而安全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设备异常,要进行及时修理,同时,设备如果在运行中出现故障,要立即停止施工,并且组织检修人员及时抢修,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保证设备运行质量安全,避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
3.3 落实监督责任制度
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质量安全监督中,需要提升所有参建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制定以及落实监督责任制度,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监督职能。首先,为了保证监督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需要在每个施工环节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并且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把控,避免出现监管不严、不到位等情况,保证各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有序以及顺利开展;其次,在制定监督责任制度中,需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防止在质量安全监督中出现相互推诿、权责不明的情况,保证所有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质量安全监督中,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效率;最后,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质量安全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考核制度,将施工质量安全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如果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及时追究各级人员的责任,将考核标准和工资绩效挂钩,提升参建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3.4 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工程监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筑企业需要给予工程监理以高度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首先,应实行监理旁站制度,要求监理人员对整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把控,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安全问题,在完成工序施工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安全验收,如果结果不合格需要立即做返工处理,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其次,对监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证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符合岗位要求;最后,建筑企业可以引进第三方监理机构,由其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而为施工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3.5 加强质检设备管理
质检设备的先进程度和精度与施工质量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建筑企业需要提升对质检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在日常中注重保养和校正。首先,定期组织人员对质检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其精度符合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需求,便于各项质检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结合工程质量安全建设要求,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质检设备,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精密仪器,为开展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奠定物质基础;最后,建立以及完善质检设备管理日志,对仪器的使用状态、检修次数以及检修原因进行详尽记录,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提供资料保障。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需要给予质量安全监督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发挥质量安全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郑磊.浅议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J].现代物业,2019,18(4):127.
[2]刘明鸣.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18,40(10):173-174.
[3]刘文涛.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37(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