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天津 300457
摘要:保密工作作为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与国家安全和利益息息相关。推进保密工作新发展,既要加强对总体国家安全的时代背景研究,又要善于发现二者的融合,如此方能把握机遇、调整思路、实现保密工作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安全观;保密工作;新思路
1总体国家安全观概述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国家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体现了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民本思想;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就是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是要强基固本,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硬实力和软实力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就是在注重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推动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意味着要将各领域的安全统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辩证体系: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并重、在国土安全前提下以国民安全为根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整合、统筹安全与发展、在推动共同安全中谋求自身安全。只有从体系的高度辩证审视国家安全,才能克服“单打一”的弊端,避免不同领域的安全相互矛盾、冲突、干扰、制约,真正解决总体国家安全问题。
从构成要素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习近平总书记讲“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时提到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这十一个安全要素,还要把总书记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论述中讲到的“国民安全”这个宗旨加入其中,才是对总体国家观构成要素的完整解读。
从全球视野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实现共同安全,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在全球化时代,“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中国要维护内部安全,就必须重视外部安全,在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国际新秩序、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作用。”
2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推进保密工作新发展
2.1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大保密”意识
在国家安全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新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党委、政府和保密部门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大保密”意识。凡是总体安全观涵盖范围的保密工作都要紧紧跟上,要从思维观念、工作方式、体制机制等各层面及时做出调整,拓展保密工作领域,争取更大作为。在思想上,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行动上,要勇于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在方法上,要统筹兼顾,自觉把本地区的利益放在全局的利益中,切实担负起地方党委和政府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2.坚持党管保密,充分发挥保密委员会“总指挥”的作用
一要加强部门协作,发挥保密委员会“牵头抓总”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级保密管理部门同纪检、网信、公安、国安、检察、外事、民管等部门的协同机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及时调整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保密工作,形成保密委牵头抓总、业务部门归口管理的格局。二要切实发挥好保密委员会议事决策作用。在贯彻落实国家保密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保密工作实际,制定针对性强、有效管用的地方性保密管理制度。比如可以建立保密责任清单制度,对各级保密部门、各机关单位以及涉密人员的保密责任进行细化;又如搭建涉密管理平台,加强对涉密信息、公文的流程管控,做到涉密事项事前有要求、过程有管控、事后有反馈可追溯。三要充分发挥保密委员会监督落实的作用。既要督促机关单位严格守法,也要督促保密部门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做到“党管保密”和“依法保密”的有机统一。
3.明晰发展思路,把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
首先要树立战略思维。不仅要解决好个别性、具体性问题还要解决体系性、瓶颈性制约难题,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其次要拓宽管理领域,扩大工作覆盖面。既要做好相对固定的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的传统保密工作,又要做好日渐增多的社会涉密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作。第三要改变管理方式。过去主要依赖思想教育、个人觉悟的粗放式传统管理要改变、要升级,要把法治化、程序化、精准化的现代管理作为保密工作转型方向。第四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努力促进保密工作队伍及其知识结构由传统的单一“政工型”为主,向懂法律、有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专家型干部队伍转型升级。
4.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实现转型升级的现代保密管理体系
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的12 个领域为重点,加快立改废释步伐,进一步完善相关保密政策与法规制度,建立起“党管保密”与“依法保密”有机统一的保密政策法规体系。二要建立覆盖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设备与技术国产化替代,保密资格(资质)审查认证,涉密信息系统及其信息设备测评审批、风险评估、分级保护等技术要求,保密技防与监管设施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国家保密标准体系。三要构建管学研一体化的保密科技体制机制,加快保密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保密科技产品研发,切实增强高科技抗衡制胜能力,不断提升保障服务国家安全总体战略的话语权和地位作用。
结语
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事关保密系统在国家总体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关保密事业的时代发展。为此,我们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保密工作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系,开展转型升级课题理论研究并及时转化成果,并以贯彻落实“十三五”保密事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争取政策支持,细化量化具体项目和任务,以人才素质、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保密工作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黄毛,李秋实.让科技创新引领保密工作新发展[J].保密工作,2016(07):48-49.
[2]梁惠江.筑牢保密思想防线 助推业务工作发展[J].保密科学技术,2015(02):4-7+1.
[3]宋海龙.“保密工作的发展轨迹”之三 保密工作的未来趋势[J].保密工作,2013(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