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中心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想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给社会带来的整体效益,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环保理念贯穿在整个设计理念当中。对从业的设计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培养和教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环保理念的认识。为了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人类的生活幸福献上一份力量。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旦对环境带来破坏将无法逆转不良后果,所以需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融入生态理念,并在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此提高水利工程设计的实用性。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它主要是指对相关河流进行整体性规划。在设计初期,相关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河流区域性季节变化特点以及资源水平状况等内容,以此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在实际应用时能实现资源与环境均衡发展的效果;2)安全性,在水利工程设计期间需做好预计方案的制定工作,以此保证施工安全。比如在大连某水利工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主要施工原则,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3)自我恢复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者需要明确知晓水体系统相关知识,制定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以便水体系统能发挥出自我恢复作用;4)反馈性,设计者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设计方案使用后的具体反馈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比如在地势险要的山体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通过设置专门的监测机制,防止山体断裂而导致地震等不良问题的出现,从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及时实施改进措施,以此削弱其影响程度。
2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水文资料分析利用不全面
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施工地点的水文因素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水文条件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完善设计方案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调阅当地的水文资料和数据,结合大量的数据经验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并没有充分利用和获取水文资料信息。其次就是设计过程中,虽然有充分的水文资料做参考,但是由于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最终的资源利用不充分,这对后期的设计方案都有很不利的影响。
2.2缺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范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需要有明确的施工技术规范作为标准和指导。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发展起步晚压力大,目前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作为规章制度。有很多水利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只是在设计初期为了应付上层领导而进行的。其实很多细节的设计并不符合标准,尤其是在固有的传统设计方案标准下,很难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和尝试。另外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环境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千万不能对设计方案采取照搬照抄的形式。现在很多设计人员由于侥幸心理,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导致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威胁这周边的环境,还给当地的群众带来安全问题。
2.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未与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只有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与建设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水利工程设计还没有与环境工程设计很好地结合,这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有着巨大的阻碍。
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的应用
3.1建设生态河堤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与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相处状态下,可通过建设生态河堤的方式增强水利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河道作为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可在其治理期间借助生态河堤促使河道间的水体能够自由交换空气。首先,在设置河道时可采用增设浅滩的方式给人一种河道渐宽的视觉体验,并适当拓宽浅水空间,以便水生植物能够获得良好生长。同时在设计河道时还需要根据河道形状、水体情况等内容进行设计,进而扩展河道的可变空间。其次,在选材方面也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增加水体与河堤的接触面,避免过于影响河堤周边的环境。最后,设计者在建设生态河堤时还应当注重河床与护岸的实际设计效果,与传统加固河岸的方式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应用渗水混凝土技术、生态砌块等设计河道护岸,以此达到最佳防水效果。虽然生态河堤所突显的优势较大,但由于受选材与构筑形式的影响常常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生态河堤。
3.2构建动植物种群
通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构建动植物种群的方式可极大程度上提升河道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与调节能力,从而利用天然的净化作用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保护效用。它具体是利用在河道种植金鱼藻等植物,让河道水体能够增强吸收磷、钾的能力,从而有效限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过度生长,进而打造一个均衡发展的多样性繁衍环境。另外,在当前水利工程中,由于浮游生物及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常造成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较为复杂的河道治理不当等问题,从而破坏了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适当为河道水体中增加鲤鱼等物种,以便及时消耗多余的微生物,从而让水利工程呈现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趋势。
3.3培养生态意识
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可最大化实现生态平衡。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在培养其生态意识时具体包括水资源节约意识。只有设计者具有较强的节约意识,才能保证在具体设计期间,他们能够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形成生态环保型水利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机构需要通过加强设计者思想觉悟的培训方式提高其专业素养,以便在参与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时能够秉承环保原则设置贴合生态理念的设计目标。
3.4新型环保材料和工业技术的运用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各个企业都意识到了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各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加上新型节能技术的使用,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原材料和施工方案。对企业来说不仅降低了经济成本,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污染问题。
3.5加强生态理念的教育培训
设计人员的生态知识程度和设计灵感都很重要,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最终完成,所以专业的设计公司,应该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一定要经常参加座谈会培训会等相关的组织活动,努力提升自己对生态设计理念的意识。在实际的施工经验中总结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高效实施。
结束语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我国现阶段的水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很多都在待建拟建以及建设的过程当中。为了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化,都开始对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国家开始积极支持这方面的科研课题,下达各项指标,目的就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及环保性。
参考文献:
[1]夏灿.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6):134-135.
[2]贾春亮.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渗透与融入[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42.
[3]张霞.生态理念下的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2019(22):101-103.
[4]明俊.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