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探究 王浩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浩 宋亿强
[导读] 摘要:随着GPS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辽宁米测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GPS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不断提高应用水平,要提高对于GP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的认识,重视分析GPS测绘技术的实践应用。结合工作实践,对其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GPS测绘技术水平,从而为新时期工程建设水平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GPS;城市测绘;应用
        1 引言
        GPS测绘技术能很好地推动了我国测绘水平的提升。在各个工程测绘领域都可以看到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测绘数据资料。
        2 GPS的特点
        2.1 准确性更高
        GPS使用的是卫星导航技术,将其与地质测绘巧妙结合在一起,比传统的测绘方法更加准确,测算的速度也会更高,同时也能够随时随地的接收地质信息,使得测绘的信号更加稳定和可靠,借助GPS技术能够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测绘工作。虽然GPS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但是在我国信息技术和导航定位系统高速发展的过程中,GPS技术的功能性更强,能够满足地质测绘工作中的需要。
        2.2 自动化水平高
        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技术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动化水平高。GPS接收机体积小且操作简单,技术人员只需将GPS接收机的天线整半、对中,系统便可进行自动观测,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便可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获得需要的相关信息。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使用GPS测量获取数据的方式更为简单,精确度高,并且对数据的处理也更为便捷。
        2.3 观测时间较短,能够预测地质灾害
        在地质测绘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GPS,使得测绘所花费的时间会更短,在传统的测绘工作中,需要人工进行测量并定位,要进行反复的实践,才能准确找到位置,因此会降低测绘效率,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成本。GPS技术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可以针对55km范围内进行精准测量,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相关数据的调节,实现对不同距离的测量,观测的时间也会比较短。如果在测绘的过程中借助GPSRTK进行实时的动态定位,那么观察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尽快完成测绘任务。
        3 GPS作业模式
        第一,快速静态测量。选用该作业模式,用户的GPS接收机需要有静止观测的功能。在进行观测时,根据接收到的基准站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用户站三维坐标等的实时解算,精度符合要求,解算结果变化较为稳定时,观测完成。第二,静止观测。在观测工作进行前,流动站接收机需要在起始点进行静止观测,为后续的整周未知数快速解算提供前提条件。在进行初始化工作时,各个观测站的流动接收机可同步基准站的观测数据与测量其三维坐标。第三,动态观测。在进行该模式的作业时,需要先选用动态测量模式在起始点进行几分钟的静止观测来进行初始化工作。选用该模式进行测量时,必须不间断地跟踪观测卫星,如果失锁,则需要先进行几分钟静止观测,重新初始化。
        4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4.1 测量点定位
        GPS测绘技术实际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测绘工作的标准程序,保障每一个工作程序之间有效衔接。在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点定位时,需要确保该位置的设备不受地磁信号和其他事物的影响,提高测量点测绘数据反馈的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测量点需要选择在视野开阔的位置,确保GPS设备接收信号的质量与效果,科学合理地规避外界磁场的影响。在GPS测绘系统的测量点确定之后,则可以将相关的测绘数据信息记录在册,为后续的工程测绘绘图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4.2 数据文件处理中的应用
        在测绘工作中,GPS不仅需要反映某一地区相关的测量数据,还应该对收集到的很多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和分析,修复存在问题或者漏洞的数据。GPS在处理数据文件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GPS技术能够有效地调节基线矢量的坐标差异,只有解决了坐标差异,才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其发送到系统中。在解决预处理文件时,将有关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计算出观测数据的平均差,然后将各自独立的基线组合成为闭合图形,最后使用各种数据制作出二维坐标系。地质测绘中的很多数据的获取,都需要借助GPS技术,这样才能够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坐标系,最后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就能够保证地质测绘的准确度。GPS主要是借助CAD和CASS系统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首先需要工作人员绘制出边界线,并让边界线处于闭合的状态,CASS系统能够发出闭合线的命令,然后输入边界线的差值间隔和标高,借助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土方量。
        4.3 工程变形监测的应用
        工程项目一旦未按照标准实施,便会导致最终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威胁到生命和经济等其他方面。工程变形便是此类隐患的典型。由于存在质量不足,在项目施工结束后,建设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很有可能在今后的一定时段内产生较大的威胁。对此GPS技术可有效降低上述危险性指数,通过就技术测算及时发现由于人为主观因素或者客观自然因素等影响,导致工程建设成果的偏差。在工程实施的环节,便发挥其技术优势,实时监测可导致工程变形的因素数据,并跟踪其变化,一旦发现可能产生的隐患,便可以提示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尽量减轻外界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时控制工程发生变形的速度,从而在过程中实施变形的矫正,达到保护人员及财物的目的,最终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及实质效果。
        4.4 部分测绘内容的复测
        地磁的影响使得部分GPS测绘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需要在工程施工前进行控制点复测。由施工部复测后报监理部,填写“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全站仪测角、测距(复核)记录、导线点测量(复核)记录、水准测量(复核)记录”。为了保证复测的质量,需要保证每个子项目独立进行。部分测量控制点会随地基沉降,因此整个工程都需要开展控制复核工作。施工部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核,如发现有问题将控制点记录在案,并根据发现问题制订控制复核方案上报监理部确认实施。监理部发文通报工程部,工程部安排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向监理部申报,监理部确认后通知施工部启用新成果。
        4.5 像控点测量
        GPS技术应用于像控点测量可以大大缩短测量的时间,使用传统方式对像控点进行测量,需要铺设大量的导线来测量相应的平高点,而使用GPS技术中的RTK技术对像控点进行测量,则是在测区以及其周围高等级控制点处架设基准站,来测量各像控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使用GPS技术对像控点进行测量与使用传统方式相比,无需逐渐布设控制点,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5 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实践研究,总结了GPS测绘技术应用策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有效的进行实践与创新,从而才能不断提高GPS测绘技术水平。同时,为了不断保证工程测绘质量,要重视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运用GPS测绘技术,以此才能提高CPS测绘技术应用效率。希望有效阐述,能够为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董兆堂.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225-226.
        [2]陈超.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12):160.
        [3]赵英兰.数字测绘技术在城市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居舍,2018(24):253.
        [4]黄骏.GP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8(01):14+16.
        [5]刘兵兵.谈GPS测绘技术在城市建设测绘中的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17(03):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