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豫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搞好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从技术基础工作到检修标准化管理方面分析检修管理现状,目前检修仍执行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方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将预防性检修向预知性检修过渡,实现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优化,使修后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环保地运行。
关键词:火电厂;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引言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制约火力发电检修的因素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火电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在科学指导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发电设备检修管理体系,完善对火电厂设备检修的管理。
一、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火电厂实施设备的状态检修的工作包括设备状态分析、检修结果评估等工作组成,各项工作的深度可以根据不同设备及类型进行不同的选择。常见的状态监测设备和建议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马达监测设备:对振动、磁通量、马达电流的测试;超声波检漏仪:用于检测各种管道、阀门的泄漏;状态监测设备主要有:油液分析设备在实际中主要用于对油的污染物质以及品质的分析测试以及其他方面的测试;红外线成像仪主要是对各种机械以及电气部件等相关部件的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的测试。
二、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的内容概述
(一)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主要分为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测绘、收集备件图纸、标准备件图册以及一些基础资料的设计与编制;计划管理包括制造计划、年月自制备件计划等;库房管理涉及备件入库、维护保养、库房的清洁与安全、备件消耗量以及收集备件质量信息等;经济管理有出入库的账目、备件库存资金核定以及备件成本审定等。
(二)设备台账管理
该方面的管理内容主要涉及设备管理的基本资料,在一定程度能够体现设备管理水平,通常在设备台账的管理中是实行的动态管理,对其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详细记录设备技术规范、隐患与故障、检修经历、备件清单以及设备移动等。
(三)设备状态管理
设备状态的管理内容涵盖了设备点检管理、精度方面的管理、故障方面的管理、设备的监测诊断、隐患的排查与处理以及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利用点检状态的检查与诊断分析,对设备的健康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此来进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维护、润滑以及调整等,这样可以对设备故障进行尽早发现与预测,并根据对设备性能的充分了解来制定年度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计划。
三、火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
(一)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
设备检修是发电企业的基本生产活动,实施状态检修在许多做法上与原来的规章制度是相抵触的。为保证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公司突破定期计划检修的制度,对与状态检修体制相抵触的规定、标准进行了修改;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包括《全厂设备系统及厂房建筑物划分管理制度》、《主设备大修管理》、《生产备品备件管理标准》、《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无泄漏管理标准》等。
(二)检修体制改革
实施状态检修的实质是以设备状态为重点,根据此要求,公司对检修体制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检修部内部实行机械、电气、热工等多专业合一,在实际工作中按设备配备点检员。
点检员按照“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作业、定记录、定处理流程”等内容对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立即处理或是纳入检修计划。实践证明,点检制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更是搞好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在实施状态检修的过程中,点检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计划性检修只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而状态检修则要求点检员掌握系统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机械、电气和热工控制多专业检修管理技术,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保证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率。为了适应状态检修工作的要求,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不断地满足企业新体制的需要,公司加大培训力度,组织规范和有效的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设备状态检修要求的专业人员。长期的人员培训机制为公司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公司对现在检修专业人员进行专业交叉培训和上岗考试,包括资格考试、专业考试、上岗会考和跟踪考试,使每一位点检人员能够做到精通一个专业、掌握一个专业和了解一个专业。在实际操作中,正式上岗采用部门招聘与专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多专业必须具有相应的热力工作票、热工工作票、电气二票(或电气一票)负责人资格,以及相应的仪表鉴定证书,而且通过本岗位一个专业考试并正式上岗后原则上需间隔一年以上方可按上岗考试程序申请第二、三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相应专业上岗资格。通过以上工作,公司在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的进程中受益匪浅,培养出一批既懂设备维护又懂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火电厂发电设备检修技术发展
(一)事后维修体制
在我国的火电厂设备检修历史中,最早使用的维修体制是事后维修。这种检修方式比较简单,在检修管理体制中,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事故的设备进行检修。检修的方式比较简单,而且目标明确。事后维修,在通常意义上,也被形象地称为“故障维修”。主要是在发电设备已经出现了故障,而且已经严重到无法运转的程度,才会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不存在固定的维修周期,具有随机性,而且也没有对状态检查的过程。相比较于其他的维修方式,事后维修由于没有较为科学的体制,所以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二)计划维修体制
对火电厂发电设备检修过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体制,是设备的检修更具有可靠性。在火电厂设备检修的这--发展阶段,首先是要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传输的结果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可靠,是否需要适当地检修。这就排除了发电设备由于严重的故障而导致停产的事故发生。当计划检修被列入到管理系统中之后,就会对于发电设备的维修实施计划性和周期性检修程序。同时,还要按照被列入年度,月度检修计划中发电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相比较于事后检修,计划维修显然是一种预防性维修方式,强调的是维修的周期性。通常情况下,在发电设备维修体制中,按照计划被分为月检修、季度检修和年检修。此外,为了不影响发设备的正常运营,还可以采取节日检修的方式。虽然这种计划维修具有设备维护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弊端,比如,欠维修和过维修事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在发电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中是非常重要的,检修标准化可以有效防止失误以及差错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提高检修质量、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安全作业环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诊断技术将被应用于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当中,这不仅对于提升生产的安全性、降低检修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正确的观点及科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是培养相关工作人员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贞军.现代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5,000(009):157-157,158.
[2]穆肖静.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S2):13-15.
[3]谢磊.火电厂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12):50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