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智勇
[导读] 摘要:道路及桥梁的建设是我国公共基础建设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道路和桥梁及其连接处的整体质量,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以有效保证人们日常出行安全。
        广东洪源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摘要:道路及桥梁的建设是我国公共基础建设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道路和桥梁及其连接处的整体质量,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以有效保证人们日常出行安全。一般来说,“桥头跳车”现象主要出现在道路和桥梁的连接处,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合理处理该环节的各种施工和设计问题,并尽可能地降低其对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进一步推动交通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不当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选用不恰当,是影响道路和桥梁连接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充分重视前期勘探工作,没能全面了解施工区域土地地质情况及性质,从而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的参数选取和设计工艺的选择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先进的施工技术虽然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但同时也需要与项目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方可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从而提升施工质量。而许多企业在进行到了桥梁连接处施工时,没有充分遵循该原则,选择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和方案,因此没有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1.2边坡防护方案不当
        通过对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边坡防护的测绘数据的分析可得出:边坡防护方案是否严谨,对于设计存在缺陷的工程施工,会导致降水对路堤产生侵蚀,进而引发破坏,使道路桥梁连接处路堤的高度下降,呈现不均匀沉降的状态,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边坡防护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1)边坡防护工程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雨水、大风、车辆摩擦都会影响着边坡路堤的使用寿命,设计工程师在设计边坡防护方案的时候没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导致预防保护措施不完善,容易对工程产生侵蚀和破坏,影响了边坡防护的质量。
        (2)工程采用的台背回填料与设计方案中所设计的不一致,导致工程回填质量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加速了路面沉降,沉降幅度也超过设计期望值。
        (3)平纵线形设计组合不合理,最低点的设计不科学,致使台背防排水功能不完善,容易引起桥头积水,使得桥头路基强度下降。
        (4)管理和维护方案不完善,边坡破损修复不及时,长时间使用加剧了沉降变形,影响行人车辆出行安全。
        1.3桥头引道设计存在缺陷
        桥头引道与道路桥头连接处发生差异性沉降,或者伸缩缝出现损坏,
        都会导致路面纵坡产生高度差形成台阶,车辆在行驶到该位置时产生“跳车”。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桥头引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给车辆行驶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许多的项目设计中,由于缺乏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使得很多道路桥梁项目中存在桥头引道设计不完善的情况。虽然通过设置搭板能提升该路段的路基强度,但是对于搭板的规格、尺寸没有精确计算,台背地基沉降仍较严重,使得路面安全性存在问题。因此,设计施工时需要完善路桥刚度过度,提高路面平整度。
        1.4裂缝问题
        从桥梁工程的使用角度来看,裂缝问题较为常见,为主要病害。若连接处产生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着连接处的质量。裂缝的数量过多,很可能会减少桥梁的使用寿命,威胁着道路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裂缝问题的产生,还会引发相关问题,如水体侵蚀等。道路与桥梁使用阶段,连接处产生裂缝,极易使得桥梁的下方水顺着裂缝进入到桥梁结构体内或者降雨也会流入到桥梁的结构内部,长期作用影响下,桥梁内部的钢绞线和钢筋等材料极易被腐蚀,进而降低了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工程的使用寿命。问题比较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桥梁垮塌事故。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和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做好地基处理工作
        在道路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沉降是导致桥台与路堤沉降差异的主要因素。在高速公路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1)排水固结法:其主要包含了真空堆载、超载预压以及塑料排水板等内容;(2)复合地基法:其主要包含了对水泥的搅拌、粉喷桩、钢渣桩等。这两种方式具有自身的适应性和特点,排水固结法的建筑成本较低,但是预压工期较长,工程建设以后沉降较大。然而,搅拌桩复合地基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地基的总沉降量,并且能够使其快速稳定。但是,这种方式的工程造价较高且建筑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对于桥头软地基处理来说,其重要的内容为保证科学、合理的工期、使得软土地基在超载预压的状况中能够获得更长的实际固结沉降。
        2.2严格控制对接缝填充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会对道路以及桥梁接缝处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而必须保证所选择材料能够满足相关设计标准以及要求,进而使道路以及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结合桥梁地桩设计选择最为适宜的连接处填充材料。通常情况下,具备较高强度,较强渗透性同时较低压缩性的砾石在连接处填充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选择具备较强质量以及较大承载力的诸如EPS材料等,在使行车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使地基应力得以降低,进而改善沉降差异,以防出现断裂现象,进而使行车以及周边行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2.3合理设置搭板
        针对路桥工程项目,搭板的应用比较常见,除了操作上比较简单外,这项施工所需要的成本较低,所以,强化搭板设计的合理性,能够避免一些不均匀的沉降问题,以更为结实的状态来连接路桥的过渡段。在使用搭板的进行施工时,路桥连接处可能仍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问题,这就意味着搭板的设计不够合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应该对搭板的长度进行计算,引入简支梁的操作方法,保障搭板的应用长度。还有,在搭板的末端,可以增设变厚埋板,进而确保路桥连接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设计、施工的整体质量。
        2.4合理应用台背回填压实技术
        台背回填压实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工作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还能改善桥头引道方面的设计缺陷以及减少“跳车”现象的发生。若要提高台背回填压实的质量,必须要施工人员对压路机进行严格的把控和操作,在保证压实度的情况,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使得路面符合建设和安全标准。
        2.5做好路桥护坡和过滤段的设计
        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对路桥护坡和过滤段设计的明确要求。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重视对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的加固处理设计。在对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时,需要对桥台背路基地质状况、路堤长度以及填土材料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其次,在强度过滤段的设置上,由于城市道路和桥梁在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连接处由于强度的差异需要设置强度过滤段,从而对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缓解;再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勘测设计阶段中勘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力学性质等信息进行准确掌握,从而为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最后,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在仔细分析现场施工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选用振动碎石桩法等加强地基强度。
        结束语:
        总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影响着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对交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目前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重视和研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措施改善工程质量,来减少道路安全事故,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严龙胜.探究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
        [2]赵子恒.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3]周登峰,陆津津.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