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山体修复及景观绿化营造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春雨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破损山体也纳入到了城市建设范围中。
        身份证号:46002819831110XXXX  海南陵水  572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破损山体也纳入到了城市建设范围中。这些破损山体不仅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还存在滑坡和坍塌的可能,对城市百姓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将山体修复与景观营造结合起来进行城市山体修复成为山体治理的新思路。本文将对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主要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修复和营造的基本模式,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体修复;景观绿化;营造技术
        城市山体修复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通过山体修复不仅要确保山体稳定性,为人们生命财产提供保障,还要综合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发展需求,营造出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绿化景观,从而达到山体修复和生态绿化的双重效果。
        一、城市山体修复及景观绿化营造的原则
        (一)生态原则
        城市破损山体是生态环境中较为脆弱的环节,山体形态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反差,不利于城市生态的发展。城市破损山体修复需要遵循生态原则,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和山体的自然特征,规划山体植被种植,将灌木、乔木和各类树种搭配起来,对山体自然生态进行修复,让山体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绿色景观的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
        (二)自然协调原则
        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需要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城市文化以及周边景观保持协调一致,能够与城市整体景观融为一体,实现自然过渡。基于自然协调原则下的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能够对本土植物进行合理运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同时,能够让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与城市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1]。
        (三)安全稳定原则
        城市破损山体的实际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山体边坡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共存的特点,主要包括碎石边坡、石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不同形式的边坡稳定程度不同,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尤其是碎石边坡,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滑坡和坍塌等现象。因此,在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手段,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破损山体带来的安全风险,还能对山体水土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水土流失。
        (四)景观多样化原则
        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不仅要确保山体的安全稳定,发挥出生态过渡和调节功能,还要符合城市整体形象,体现出生态景观的艺术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景观营造中需要结合山体的特点,制定出植物覆被规划方案,采用多样化景观构建手段,优化城市山体植物配置,实现景观的美化效果。
        二、城市山体修复及景观绿化营造主要技术
        (一)城市山体修复技术
        1.台地续坡式处理
        台地续坡是山体修复工程中主要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利用了山体石材自身的重力,让自然山石发挥出挡土护坡的作用。这种技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边坡,在不同坡度山体修复中均能发挥出较好的应用效果。采用台地续坡技术,可以根据山体自然条件围砌台地和树穴,进行绿色植物种植,不仅修复方式灵活,还能够让景观与山体风貌融为一体,在降低山体修复成本的同时,达到景观绿化营造的效果。
        2.爆破削坡砌台
        城市山体坡面破损情况较为复杂,对于山体破损面较大,坡面较陡的情况,可以采用爆破削坡砌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对山体进行排险爆破,将山体边坡角度修整到合理范围,然后进行平台砌筑,利用回填土作为绿色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景观绿化营造[2]。
        3.平面绿化遮挡
        这种技术适合用于山体高度较小,山体修复工程无法正常开展的客观环境。利用这种技术需要进行选点计算,结合山体最高点位置,确定山前绿化范围,在山前范围内种植高大植物,对山体的破损面进行遮挡。
        (二)破损山体景观绿化营造
        1.人工种植技术
        人工种植技术是较为传统的绿化方式,适用于山体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带。

人工种植技术是采用人工方式,栽植树木,播撒植物种子,施工方式比较简单而且成本较为低廉。人工种植技术通常用于土质边坡的修复和防护,起到美化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植生槽技术
        植生槽技术是利用城市山体的凸凹不平的地形,在凹陷部位或存在裂缝的石壁上进行锚栓加固,灌注砂浆并进行石砖砌筑,在回填土上进行植物种植。植生槽种植的植物以藤蔓类和灌木、乔木为主。这种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技术虽然在石质边坡较为适用,但是经济成本加高,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后期养护要求较高,应用规模受到限制。
        3.挂网喷播技术
        挂网喷播技术比较适用于大面积土质边坡山体绿化景观营造。这种技术是采用人工方式在坡面上构建楔形沟,在槽沟内回填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然后挂网进行喷播,种植草本植物。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上体边坡修复和绿化,施工较为简单便捷,适用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因此,挂网喷播技术在城市上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中使用较为广泛,效果也值得肯定。
        三、城市山体修复及景观绿化营造的基本模式
        (一)城市山体勘察
        城市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前,首先,需要对城市山体进行地形地貌勘察,了解山体海拔、山体土质,自然气候和降水情况等,对山体现有植被进行分析,掌握植被特点。其次,通过勘察确定山体在城市位置,对城市整体绿化情况进行协调,统筹规划,确保山体修复和景观营造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二)城市山体修复规划设计
        城市山体修复规划设计包括对破损山体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破损山体功能性的重建以及破损山体景观绿化营造。破损山体通常由于长时间风化,植物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通过规划设计,让山体生态得到恢复;山体场地功能重建需要结合山体当地配套设施,如:商业情况、周围住户情况等,对山体场地进行功能规划,以便与周边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景观绿化营造需要结合城市文化形象和整体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增加植被种类,形成多样化种植,营造出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山体绿化景观。
        (三)城市山体景观修复
        1.山体整地工程
        要对城市破损山体进行修复,首先涉及到的是土方工程,这是对山体进行地形构建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山体整地工程排除山体安全隐患,构建砌筑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土方回填,为景观绿化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山体整地工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排险和爆破削坡的方式,对松动的岩石进行清除,对山体碎石进行清理;对于存在危险隐患的岩石进行爆破排除,对失稳部位利用灌注砂浆方式进行加固和填平。
        土方回填中,土壤层厚度通常需要保持在6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经过压实后形成缓坡,土壤通常需要检测,对土壤PH值、透水和透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经过消毒和施肥处理后,在进行回填,以便确保土壤符合植物生长标准。
        2.山体排灌设施
        城市山体排灌设施规划中,需要与城市水资源供应情况相适应,规划和建设泵站和蓄水设施,修建灌溉管道,以便能够适用于多种喷灌方式,解决景观绿化的养护问题。在山体排灌设施修建过程中,需要融入节水理念,对自然降雨进行合理利用,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坡体土壤涵水性,降低景观灌溉给市政供水带来的压力。
        3.景观绿化营造
        景观绿化营造包括植物种植规划、种植和养护管理三方面,通过种植规划,结合山体地形合理确定种植植物种类和种植范围,确保山体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山体特点,对绿化营造技术以及景观绿化养护技术综合运用,确保植物种植的生态性、协调性和经济性。
        结束语
        城市破损山体修复和景观绿化营造技术在山体治理中,能够降低破损山体带来的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山体绿化景观,发挥出山体场地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成,尚红.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82-83.
        [2]胡敏,李晶,郭志林,黄梅.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6(1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