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漕河泾科汇大厦项目绿化配套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大伟
[导读] 摘要: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常用的路面形式之一,具有平整度高、无接缝、耐磨、不易扬尘等优势。
        上海紫宇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常用的路面形式之一,具有平整度高、无接缝、耐磨、不易扬尘等优势。本文将以沥青路面质量为重点,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从影响与具体优化对策两方面详细阐述分析路基工程与其具体关系,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工程;沥青路面;路基规划;路基设计
        引言:为满足当前我国车辆数量暴涨现象对公路路面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从多种角度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保障公路交通平稳发展。但目前的我国沥青路面仍旧普遍存在较多危害性问题,因此从路基工程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升沥青路面质量具有很强现实必要性。
        1 漕河泾科汇大厦项目绿化配套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xh203-07地块,由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投资建设、上海临港漕河泾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开展具体施工,绿化面积共6850m2。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园区道路、景观道路、水景、相关给排水、灯光、绿化工程等,工程主要管理工作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的编制、交底、落实以及现场进度、安全、质量的跟踪等。
        2 路基工程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路基工程是公路道路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与施工规划、施工设计等内容均对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与后续使用寿命具有一定影响,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规划方面的影响,路基可以不同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如土质、石质、混凝土等,并在按照路面走向平铺材料后进行反复压实,增强路基牢固性,以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承受暴雨、重压等条件的破坏,因此路基工程的原料投入种类与数量、工期计划等方面均对沥青路面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第二是设计方面的影响,路基设计包括线路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交叉工程设计等诸多内容,且每方面内容的具体设计内容均对理沥青面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例如当排水系统设计不当时,一旦发生暴雨天气雨水无法排出,将对路面造成长时间浸泡,导致路面质量受损容易开裂,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第三是施工方面的影响,保证具体施工过程的科学性是保证路基质量的直接措施,也是保证路面质量根本措施,如将路基的承载力提升、并优化压实、填料、边坡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将使路面的建设基础得到有效保障;第四是管理方面的影响,路基的后续管理也是对路面的后续管理,二者差别较小,基本可利用路基管理工作完成路面管理目标,因此进行路基质量管理也对沥青路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排水设施维修、受损路面修复等。
        3 以路基工程优化沥青路面质量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路基规划
        路基规划是路基工程的施工基础,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保障基础。在路基规划活动中,一方面需要按照路网内路基的现有情况认真分析相关规划内容,包括以科学调研结果为基础进行精确计算,分析在此次路基施工过程中为达到施工目标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材料等资源,并依照实际需求进行时间与空间分配;另一方面需要在保障路基质量进而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同时合理规划工程工期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对策方案,使实际施工方案符合施工标准与施工实际情况[1]。在本文所研究案例中,该工程在路基规划阶段遭遇难题,即在园区沥青路基规划中,原本为2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且水泥稳定碎石层需养护28天,在此时间内不得有车辆进入园区,但由于施工工期较紧,其他施工项目也在同步进行,无法完成此要求,所以经过路基规划的重新完善,以公司相关部门的反复论证研究为基础,决定将路基层规划变更为C25混凝土基层,并在部分地下室顶部与泥土基层交界处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层,避免了养护期内不得有车辆通行的弊端,避免了路基施工对周围居民的财产造成破坏,并保障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基础。
        3.2 改善路基设计
        路基的具体设计内容对路基施工成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为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也要对路基设计工序加以完善。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路基建设的设计工作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是路基结构设计,结构包括路基的填挖高度与顶宽,具体数值应当根据路线条件不同有所区别,例如在确定路基填挖高度时,要对路基沿线的岩质与土质进行勘测,如遇到软土地基,极限填土高度也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时,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换填土、排水固结等方式改善土质,保证其达到施工标准,而若在挖方地段遇到此问题则应将设计标高下方至少30cm深的土质进行更换,提升路基稳定性。

第二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由于水流可能会对路基造成边坡冲刷、坍塌沉陷等破坏,进而危及路面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施工路段实际地形以及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多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路面排水问题,如设置排水口或在路肩外侧设立隔水带,在将路面雨水汇聚后统一通过排流槽排离路堤等;其次要考虑排水系统自身的设计,例如将排水系统与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相连接,减少排水系统自身负担、调整排水系统角度以提升排水效率等;最后则要考虑排水系统在路面上的具体设计,以不妨碍车辆行驶为目的目前以设计出两种分隔带,分别是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与超高段中央分隔带。另外在桥涵路线中,虽然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较弱,但也应分析桥涵工程能否满足排水需要。第三是路基稳定性设计,为保障路基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样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地址等实际情况选用适当施工类型。
        3.3 注重施工质量
        正如上文所言,在路基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应主要考虑地基承载力、填料、压实、边坡等方面内容。在承载力方面,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是道路安全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因此必须要满足其承载力数值符合地基稳定性要求,即在承载力数值范围内地基变形小于允许值,若此项无法达标则应通过填土、压实等工序提升路及稳定性;在填料方面,路基工程所填用料若满足稳定性高且压缩性小的优质条件则能够有效保障路基稳定性,例如保证土方填筑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土石混填的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石方填筑的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等;在压实方面,由于路基可能会受湿度与自然沉降影响受到一定破坏,所以为避免此类型破坏则可对路基进行反复压实,且标准要更高,如填前碾压达到88%,上路堤800-1500mm≥93%,下路堤>1500mm≥90%等;在边坡方面,则要根据地质、开挖高度、坡率等条件不同采取纵挖法、横挖法等多种施工方法,保障结构稳定性[2]。
        另外,在路基水分较大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还应采取多种方式防止路基向上渗水,具体方法为灰土处理法、土壤翻晒及浅层换填法以及粒料加固法等。以灰土处理法为例,该方法是指一种利用石灰土改善路基填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如在地下作业时应当在底层20cm厚的土层内加入含量为8%的石灰土压实,并将上层土壤分层后加入石灰,用以吸收路基水分。
        3.4 加强后续管理
        高质量的路基后续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当前的路基管理措施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是汛期排水与维修,当汛期来临且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固有排水措施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时,应当实施临时排水措施,如在最低点增设收水口并配套增设排水沟、及时疏通路面坑洼处积水等;其次是路基养护,养护项目包括修复路面磨损、修复路面标线、重新粉刷金属设施油漆等,并对排水措施进行检查,如有堵塞及时疏通;最后是修复损毁路基与路面,对于大面积的路基与路面损毁,日常养护工作无法达到修复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成利专项工程队伍进行路面隐患排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修复填补并上报[3]。
        3.5 其他质量控制对策
        除上述四大类用以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路基工程质量控制对策外,还存在诸多零散控制对策。例如做好设备准备工作,包括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等设施的购置、搅合料的全程自动化控制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加热设备与外加剂的配置等内容;进行原材料挑选,路基建设的主要材料以石灰石和花岗岩为主,为保障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要对原材料的磨光值、磨损值与压碎值等属性进行测试,保证原材料能够符合相关施工标准;注重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由于沥青铺设时需要维持高温状态并要保持沥青混凝土不受撞击,所以在沥青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负责打扫车槽并涂1:3油水混合液,同时在停车时不能撞击摊铺机;更新铺摊技术工作与碾压技术,包括控制摊铺结点,其中直线段节点为10m、曲线段节点为5m、按照冷接缝处理方法处理温度低于100℃的混合料接缝、碾压温度控制为110-120℃之间、速度控制为2-4km/h等。
        总结:总而言之,通过结合具体案例梳理路基工程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实际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优化对策,有助于相关公路建设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在路基建设阶段为沥青路面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并利用多种后续管理手段对路面受损情况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公路时时畅通。
        参考文献:
        [1]李宁.分析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20):272-273.
        [2]姚里昂.路基工程质量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分析[J].低碳世界,2017(19):214-215.
        [3]祁睿.浅议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20(12):137-138.
        作者简介:陈大伟,身份证号码:32092819871125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