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张国霞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国霞
[导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危害,故该建筑结构的施工很重要。文章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阐述,并重点研究了该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3212831979****7616  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西江村张季二组2号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危害,故该建筑结构的施工很重要。文章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阐述,并重点研究了该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养护
       
        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墙体的质量轻,且具有较强抗霞性能,而施工技术也趋千成熟,故具备了十分灵活的结构布局。但在该结构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引发诸多施工质量问题。因此须重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十分关键的构件,无 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实际应用都非常广泛。其中该建筑结构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 3 方面。
        (1)结构性能理想。无论是钢筋的抗拉力还是强度,甚至是抗压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都十分明显 [I)。通过大最实践研究发现,该结构形式可抵御极强霞动,且抗震性能 与抗破坏性能也优于普通工程结构。
        (2)制作便捷。因 混凝土、钢 筋、 钢板都 较易获取,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来源较丰富,且价格不高,制作过程  也十分方便。
        (3)集中了混凝土 与钢筋两者的优势。钢筋本 身的抗拉性优于其他材料,而对混凝土来说,抗拉力优势也十分明显。将这两者优势集中于一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满足抗高 压的要求,同时,还具备抗压性能,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 工中被广泛应用。
        (4)成本较低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组成为钢筋与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市场中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都容易获取且来源丰富故而成本不高。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特点
        (1)施工流程复杂性 明显。施工流程多样化,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还应进行检测与放养,甚至是立模立板。完成钢筋绑扎并安装埋件、浇筑混凝土,另外在施工后期需 养护混凝土,以确保施工质量。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的施 工流程十分复杂,为此,须根据具体施工环节进行操作,并 加大监督力度,确保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工程产品整体性明 显。建筑工 程产品主要以工程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故在开展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不  仅需对混凝土施工问题予以考虑,还应站在整体角度,对工  程项目整体质量予以把握[ 2 ]。为此,施工过程中须开展衔接工作,进而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解构
        1、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与支撑系统作用不容忽视,不仅可确保施工安全性,同时在混凝土成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为此,在施工中须始终遵循施工的标准展开操作,重视施工要点。其中,在操作时,应对模板工程予以严格规范,且在立模时按设计尺寸与规范操作。与此同时,脚手架搭设时,须合理设计模架并进行验算,以保证承载能力达到荷载支撑要求,且模板强度和刚度应得到保证,确保可承担新浇筑混凝土重量与施工等所有荷载,避免出现跑模与漏浆问题,随后即可安装预埋管线叭
        2、搭设支撑架要点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支模搭设方式有多种,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须保证搭设的规范性,以免引发施工安全事故。为此,在支撑架搭设前,一定要合理设计支架并进行验算,在技术层面确保承载力可达到支撑的要求,且稳定性、强度 与刚度可被得以保证,规避松动或垮塌问题的出现。

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对架体垫板、钢管间的距离与步距进行严格检查,对扫地杆、剪刀撑与斜撑连接的质量进行核对,避免造成质量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程度气
        3、模板与支护系统拆除要点
        对于拆除模板来说,一定要正确选择拆模时间,按具体规定,对拆模顺序进行合理计划。而在实际拆模时,应有效 规避破坏混凝土表面或棱角。其中,在施工现场操作过程中 需按场地具体温度,掌握混凝土凝固时间,以免模板表面和混凝土间发生粘结而提高拆模难度。在拆模时应全面保护混凝 土边角,避免受到损坏,且需要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具体要求。在完成拆模工作后,应使用模板清洁剂消理表面残留的杂物,以免给构件观感的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将已拆除且清理 的模板与支架放置千规定位置。
        4、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要点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可采用低水化热水泥,较常见的是矿 渣水泥,与此同时,将高效复合碱水泥添加在混凝土中可减 少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提高,增强实际的稳固 程度。另外,还可通过减少水泥用量的方式对水泥水化热问 题予以缓解[ S J。与此同时,对混凝土后续强度的合理运用可节省水泥使用量。基于此,针对与混凝土后续强度相关的问题,施工工作人员须根据水泥厂家所提供的资料内容开展技术操 作。最后,需在施工前期合理试配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相 应配合比要求来实现配合比目标,积极开展试件试压工作,增强数据本身的准确程度与有效程度。
        5、入模施工技术的要点
        若施工时间在夏季,由千温度较高,施工过程中须降低搅拌水温与石子温度。特别是对暴露在外的石子,在进行搅拌前须采取降温措施进行处理。因混凝土结构截面相对较大,在浇筑时需通过分层连续的方式进行。不仅可促进混凝土振捣,还对混凝土表面散热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
        如果施工时间在冬季,由千温度相对较低,因而混凝土 在未达到临界强度的情况下会被冻害。要想规避该情况的出 现,最关键是应采取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可通过暖 棚搭设、电加热及覆盖等多种方式。另外,须保证混凝土入 模板的温度不低于具体规定温度,可通过加热水是加砂石的 方式达到目的。此外,通过拌和用水冰点降低的方式也可满 足要求(6 1,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事先进行科学论证,以保证万无一失。
        6、施工养护的要点
        在养护混凝土方面,养护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洒水、养护液喷洒及薄膜覆盖等,通过保温保湿的方式达到养护目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养护方式。其中,通过混凝土养护可确保混凝土在凝结与硬化过程中的温度与水分充足,使混凝土水化正常,以保证混凝土可尽快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确保其结构强度与密实程度。而在众多养护方法当中,操作最便捷的是洒水与覆盖,可合理控制温差,且实际成本不高,在很多范围内适用。但无论采取哪种养护方式都应重视混凝土底模与侧模养护的工作,以保证更好的达到保温与保湿的具体要求。
        7、浇筑与监测
        浇筑时分柱、梁进行两次浇筑,浇筑时自高出倾落的自有高度应≤ 2m 以避免混凝土分层离析 [5]。竖向机构中浇筑混凝土高度应≤ 3m 防止斜槽、溜管等下料。柱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且每次高度≤ 0.5m(强调钢筋密处加强振捣)。浇筑混凝土必须严格监控全程,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分层分块浇筑确保质量,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返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可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同时还可增强其抗震性能,为此,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须重视钢筋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力度,实现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亮.探究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 6(12):1625.
        [2] 王翔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探究 [ 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 (3):248-249.
        [3] 杨占东 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民营科技,2014(12):170.
        [4] 李永红.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47.
        [5] 唐宏祥.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