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施工技术探析 方菊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方菊
[导读] 水工建筑物建设中对防水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处理工作,会使建筑产生漏水的问题,对水工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带来影响,不利于建筑的长期使用。当前水工建筑物施工中,需要采用防渗堵漏技术进行防水施工,加强防水的效果,由于防渗堵漏技术较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按照技术应用的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质量带来保障,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避免漏水问题产生。本
        身份证号码:4202811980****0428
        摘要:水工建筑物建设中对防水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处理工作,会使建筑产生漏水的问题,对水工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带来影响,不利于建筑的长期使用。当前水工建筑物施工中,需要采用防渗堵漏技术进行防水施工,加强防水的效果,由于防渗堵漏技术较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按照技术应用的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质量带来保障,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避免漏水问题产生。本文对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优化措施
       
        引言:水工建筑防渗堵漏技术多样,这些防渗堵漏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应当在保证水工建筑安全的基础上,优化防渗堵漏技术措施,明确防渗堵漏施工的重点,全面提高防渗堵漏的科学性。文章分析水工建筑防渗堵漏的现状,总结水工建筑防渗堵漏的方法,着力构建综合性的防渗堵漏体系,达到全面提高水工建筑防渗堵漏有效性目标。
        1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原则
        1.1实际出发原则
        水工建筑防渗堵漏的关键在于找到漏点,根据水工建筑的整体情况确定科学的防渗堵漏操作方案。首先,应当判明水源,根据水工建筑的漏水现象判断具体漏水源头,做到从源头上进行堵漏。其次,还要做到堵漏治标治本,强调在有效调研的基础上减少堵漏成本,提高堵漏的有效性,减少哪漏堵哪的弊端,从而更好地围绕水工建筑整体有效性,消除潜在的漏水隐患。水工建筑堵漏的关键在于保证水工建筑的整体安全,做到从全局出发开展科学的防渗堵漏工作。
        1.2堵引结合原则
        给水源找出路是防渗堵漏的关键,应当形成完善的水工建筑运行系统,做到循序渐进地控制水工建筑漏点,有目的地进行水工堵漏操作,减少盲目堵水造成的水压过强、水位过高和渗透风险增加的问题;并分析可能造成漏水的主要原因,加强水式建筑堵漏工作的计划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减少水工建筑内部积水严重的问题,减少水工建筑内部各水超标现象,提高水工建筑整体安全性。
        1.3注堵结合原则
        水工建筑防渗堵漏具有长期性,应当采用注堵结合的操作方式,根据水工建筑管理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注浆操作方法,把主缝周边的脆弱环节进行有效处理,对主缝隙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密度。还要提高防水材料的质量,在优化水工建筑结构的基上科学地配比钢性材料与柔性材料,使两者在防渗堵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在不损害水工建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开展防渗堵漏工作,切实保证水工建筑原有的伸缩功能的发挥,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水工建筑堵漏有效性,提高整体控制水工建筑漏洞的操作目标。
        2防渗堵漏施工的技术方法
  2.1高压灌浆堵漏技术
  水工建筑高压灌浆防渗堵漏技术的使用比较常见,在复杂的环境下应用的效果比较显著。该技术是通过高压灌注机提供高压动力,使水溶性的化学灌浆材料注入到混凝土裂缝之中,之后经过化学反应作用起到凝固堵漏的效果。高压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应将渗漏位置确定,对渗透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对渗漏位置表面进行清理,使用灌浆注入技术开展灌浆作业。应在灌浆之前,将漏水部位作为圆心打洞,对于深层次的裂缝可采用斜钻孔方式进行施工,可使注浆嘴顺利地埋入到孔洞之中。

封闭完成之后,应结合渗漏部位的情况合理选择灌浆量以及灌浆压进行处理,在灌浆完成的72h之后应对渗漏的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该部位不存在问题,检查中不存在渗水问题可进行防水层铺装施工。
        2.2促凝灰浆堵漏
        促凝灰浆是当前水工建筑使用的主要防渗堵漏原料,促凝灰浆包主要由促凝剂和堵漏灰浆两部分组成。促凝剂是需要根据水工建筑堵漏孔洞工程需要按照标准调配化的化学药剂,可以在施工现场随时使用。堵漏灰浆需要根据孔洞的情况进行现场调配,并根据水工建筑渗漏中表现出的慢渗和急渗情况采用不同的封堵方式。采用堵漏技术时应当遵循先大后小原则,即处置漏洞时应当先对面积较大的孔洞进行处置,然后再对较小的孔洞进行处置,还要遵循从面到缝再到孔的处置原则,最终实现全面堵漏的施工目标。可以根据防渗堵漏工程的常见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如果孔洞在水压较小的部位(这里主要指的是水压小水位不超过2m的孔洞)可以采用堪培拉填塞方法,以渗漏的孔为圆心,将期凿成直径1~3cm的圆孔,以及深5cm的圆槽,从而将胶浆直接的汇入孔洞中,保证胶浆与圆孔的紧密贴合。如果孔洞较大,可以采用下管堵漏技术。施工时当遇到水压较大但水位不超过5m的相对较大的孔洞漏水时,应对孔洞进行深凿,然后将碎石与油毡依次的铺进圆槽内。经检查不再漏水后可涂抹防水层,并进一步检查是否还存在着继续漏水的现象,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有效堵塞较深和较大孔洞的目标。当遇到水压很大的情况时,或者水位超过5m时,可以采用木楔施工技术方法。一般在孔洞堵塞前需要将孔洞扩大,选择合适的铁管插入孔洞,然后注入胶浆对铁管进行固定。此处铁管的长度应当低于2cm,还要用砂浆对铁管的周围进行堵塞,另外将一根适合且经过沥青浸泡的木楔注入铁管,再检验是否存在的漏浆的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控制防水目标。
  2.3直接堵漏技术
  采用直接堵漏施工技术的时候,应对漏水位置进行开凿处理,将开凿的深度控制在4cm左右,直径应约为3cm。保证槽面为垂直的状态,圆形槽的上下两段应具有一致性。在开展灌浆施工前,应将圆形槽的清理工作完成,之后采用水泥泥浆制造比圆形槽的直径小的圆锥体,圆锥体成型后可将其放到圆形槽中进行挤压,经过约5min后检查该位置是否存在渗水的问题,当没有检测到渗水情况的时候,待砂浆凝固后涂上防水层即可完成施工,进而达到水工建筑防水的作用。
  2.4氰凝灌浆堵漏施工
        氰凝灌浆堵漏施工有利于提高灌浆的抗渗性,达到高效堵漏的目标。虽然该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可以有效地解决水工建筑内部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麻面、孔洞问题,还可以对混凝土施工缝、结构裂缝、变形缝等进行处置。使用该技术前应当确定混凝土结构中的漏水部位,并且对裂缝做好前期处理工作,具体可以运用压缩空气或钢丝刷进行处理,并且对裂缝表现的油污进行控制;较为严重的渗漏部位还要交错布置灌浆孔,可以借助电锤打孔的方式行进;最后用水泥胶浆和水泥砂浆进行封闭。
  2.5下管堵漏技术
  进行下管堵漏施工的时候,将漏水故障位置凿成孔洞,根据漏水部位的故障面尺寸以及材质特点来确定孔洞的尺寸。通常孔洞的面积应比故障点面尺寸大,还应在圆槽的地步使用碎石进行铺设,之后放置铁片以及引水管道,使渗漏水能够被有效地引出。在完成了一系列施工操作后,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灌注施工,在砂浆彻底凝固前应进行振捣施工。对施工后的防渗性能进行检测,当没有渗水问题出现的时候,可分成两层涂抹涂水层,结合直接堵塞技术来进行接下来的施工操作。
  结束语
  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施工技术可使建筑的性能加强,避免产生漏水的问题,在施工中应结合漏水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进行处理。在应用不同防渗堵漏技术的时候,应将施工要求明确,规范操作,使施工能够满足相应标准,例如高压灌浆堵漏技术、促凝灰浆堵漏技术、直接堵漏技术等。通过有效的应用可使水工建筑的防渗堵漏施工质量提高,保证了建筑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海凤.浅谈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7):280-281.
  [2]连焕生.简述小型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漏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4):27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