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刘培森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培森
[导读] 摘要: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多重信息交互、复杂项目管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身份证号码:13068219910627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多重信息交互、复杂项目管理等问题日益凸显。BIM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的工具。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推动装配式建筑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优势,为装配式建筑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BIM 技术;运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场中的占有度将会再创新高。预制构件也将由目前的简单、通用,变为复杂、不规则。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会朝着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复杂的工艺,多样的造型,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的上升。BIM 技术应用,在现阶段尚能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但长远来看仍存在不足。为解决发展过程中二者产生的矛盾,我们只有掌握BIM 技术,将之广泛地运用于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地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1基本概念
        1.1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1.2 BIM 技术
        BIM 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在绘图软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学科(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学)的专业学科知识而衍化出的新工具,主要进行与建筑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BIM 是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新型技术主要是由数字科学技术发展而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优化处理,在一般情况下,BIM 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不同功能的软件。当前BIM 技术的软件是各个运行环节的核心内容,BIM 技术搭载的各种软件能够帮助建筑工程完成各项管理、设计以及评估等业务,最终帮助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得到最优秀的建筑施工方案。当前已经应用在BIM 的技术是软件设计和3D 数字模型技术,在这样的技术应用条件下,可以针对建筑的工程受力施工点进行全面评估与检测。因此,由于BIM 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建设的设计以及很多相关资源得到来有效节约[1]。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重要性
        运用BIM技术是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BIM技术可以更为直接地将建筑过程中的信息整体收集起来,将这些详细信息更为直接的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很好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运用BIM 技术还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简化数据信息,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施工图纸上的应用。以往的施工图时都是在纸上展现的,而一个工程的施工图纸是非常多的,而且随着施工的进行图纸还会不断增加,这样就不便于施工人员的查询。运用BIM 技术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化的技术将图纸展现成立体模型,更为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此外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的每一个过程的安装活动提供数据信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就可以更好地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便捷性,通过BIM 技术实时监控施工每一个过程,同时可以为每一个不同管理方向的部门提供关键性信息,大幅直接简化管理工作流程[2]。
        3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3.1预制构件的质量
        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质量和精确度,只有时刻保持较高水平,才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在预制构件的检验流程、生产环节等工艺流程上一旦出现构件的精确度和质量问题,便会对装配式建筑施后续施工带来一定的问题。关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应该先完成相应的设计,再进行生产,关于生产方案的调整应该发生在彻底投入生产之前,各个相关部门要根据生产需要以及实际应用构件的需要科学修改设计方案。

设计修改方案的人员要注意修改的意图要表达准确,切实保证预制构件生产与设计始终保持统一。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厂家生产构件与模型结构的准确性,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生产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有效促进预制构件精度和质量的提升。
        3.2模拟施工样板
        运用BIM 技术对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进行模拟,包括磨具制作、钢筋绑扎、管线预埋、混凝土浇筑、成型养护等。可为项目部质检员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直观的感受,让其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构件生产的过程,找到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和检查[3]。
        3.3锚固层定位放线优化
        基于蓝图建立的三维信息模型,通过对PC 构件的扣除可得到锚固层墙板定位线及钢筋点位点,导出点位平面图。现场作业人员根据定位图进行墙体放线及钢筋定位作业。平面图中可反映任意钢筋定位点的位置关系,施工时可做到随时定位随时纠偏,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4节点连接
        施工阶段的节点连接是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所在,一般通过后浇混凝土、钢筋、以及连接件来实现。节点的设计和施工均需要满足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一般而言,节点处的构造简单,并且可以满足拉力、压力、剪力、弯矩要求等,所以需要设计部门及施工部门重点关注,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需要进行不断沟通,确保节点处理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承包商可以应用BIM 模型来对节点连接进行模拟,确保连接质量[4]。
        3.5完成仿真模拟
        BIM 能够在施工中模拟各种突然发生情况的场景,只有在较大程度上了解突发情况的过程,才能在具体的施工中找到引起突发情况产生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才能在关键环节和措施中格外注意操作流程。这样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BIM 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最大程度上还原施工现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施工流程的有效性。随着BIM 技术在装配式施工建筑中的不断革新,BIM 技术始终发挥着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重要作用。
        3.6施工现场的管理
        BIM 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能够在建筑式装配施工阶段进行仿真模拟,在施工开始前通过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全面演练,然后在演练过程中针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标准进行高效率对比,从而达到不断优化与完善施工方案的效果。在模拟的过程中能够预先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关键问题,这样施工方才能根据预演的过程提前制定出解决问题的防范措施。另外BIM 还能够面对不同编号以及识别码的装配构件完成有效识别任务,很多准确的检查结果都可以通过模型的调用来实现[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粗狂的建筑形式已逐渐向经济精细化的建筑形式靠拢。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已展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尽管装配式建筑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面临的多重信息交互、复杂项目管理等问题,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问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运而生。BIM技术并非简单集成数字信息,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综合应用,为解决装配式建筑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途径,极大地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与此同时大幅降低了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庆耀,丁瑞霖,仲夏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6):114.
        [2]谢明辉,周志颖,王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107-108.
        [3]王育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18.
        [4]唐延东,臧翠萍,李锋.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居舍,2019(15):69.
        [5]申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