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 岳启哲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岳启哲1 刘文华2
[导读] 摘要:当前,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推进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由此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了创新式发展。
        1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5;2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当前,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推进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由此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了创新式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BIM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该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信息管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1引言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不断兴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类建筑模式施工效率更高,更生态环保,同时资源的利用率更低,所以在行业内受到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和应用。为了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更显著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进一步有效引入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之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结合这样的情况,对该技术进行着重分析,并且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就显得至关重要。
        2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2.1可视化
        BIM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可视化特点,这样能够向外界更清晰明确的展示建筑结构的具体信息,这种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某些隐蔽工程的失误率,使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可视化的特点,工作人员不需要凭想象来构图,进而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针对设计图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进行第一时间的调整,进而使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显著提升。
        2.2模拟性
        BIM技术能够对项目景观、环境、噪音等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模拟和分析,不仅有三维立体的图形展示,还可以进行四维(进度)、五维(成本)的模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真实性和高效性。
        2.3优化性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施工方可以充分融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难点和重点进行着重分析和探讨,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的情况。
        2.4协调性
        BIM技术中协调性的特点主要指的是可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碰撞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发现,从根本上降低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难题,要充分利用BIM技术,利用其协调性特点进行三维模型化的处理,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整体工程造成损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该技术,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完善,以此使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显著提升。
        3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优势
        在创建BIM模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获取更加精准有效的建筑项目所需的数据信息,然后进一步有效利用数字信息模拟技术进行相对应的仿真处理,这样能够获取更真实有效的施工效果图。BIM技术可以结合数据库信息,运用三维模型实现建筑工程的高度可视化,多样模拟化,多专业协调化等。合理地将BIM技术应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把该技术当成一种更加高效数字化的工具,然后通过参数化模型,针对工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进一步的集合和归纳,从而充分确保参与建筑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针对建筑信息进行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然后确保相关方面能够实现协同作业,通过这样的方法,使生产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从而确保工期得到缩短,使各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优化。


        4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4.1有针对性的进行BIM建模
        将BIM技术应用在整体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全面认知和了解建模软件的应用策略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推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全面分析建模软件的相关情况,以此使建模的进程进一步推进。在建模方中,首先,要结合传统的工作系统,进一步明确项目的样板,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有效提升后续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其次,设计人员要进一步有效做好Revit系列软件构建工作,这样能够使工作方式进一步创新,使建模工作更准确更科学合理,以此使建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当各个专业建模工作结束之后,相关设计人员要针对建筑模型进行有效转换,确保其成为IFC格式文件,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进行直接的应用,成为BIM模型,以此使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
        4.2进一步有效降低能耗,确保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其中
        为了能够让绿色建筑理念渗透到建筑项目之中,相关施工企业首先要通过Revit软件对建筑采光能耗做出深入分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保每隔10°就进行一次采光分析。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工程区域的楼间距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根本上充分确保最少有10m的间距。除此之外,还要结合采光方向,进一步有效构建相对应的建筑模型。
        4.3节点模型构建
        为了使钢结构更具稳定,施工人员必须在开展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各节点连接结构稳定性建设。随着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节点连接方法也进一步研发和应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各个连接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有众多施工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施工人员往往不能全面掌握所有的关键技术,由此导致钢结构的稳定性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无法满足建筑设计要求。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有效利用该技术进一步有效构建钢结构节点模型可以利用该技术的可视性特征,提前打印出相应的施工图纸,这样能够充分确保作业人员更全面深入的认知构件的具体情况,使钢结构工程项目的节点模型构建工作更科学合理。
        4.4碰撞检测
        将BIM技术应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之中,施工人员可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的真实尺寸进行建模,找出工程设计中所出现的冲突因素,进而通过三维设计予以协调处理,避免再次因工程失误而引发的施工建设问题。BIM技术中的三维技术还具备碰撞检查功能,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将所有专业放于同一模型之中,并对所有专业的协调结果进行全方位检查校正,提前了解专业间的碰撞、高度上的冲突,使施工方案不断得以优化,最终达到降低因错误施工而造成的返工、重复拆改的可能性,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4.5三维校对
        在钢结构工程兴起之初,人们更加关注钢结构装配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如果只是凭工作经验或者肉眼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极有可能导致误差。针对这样的情况,进一步有效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多专业领域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建模,充分利用三维可视化功能,这样能够针对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直观的分析和观察,确保施工方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装配式建筑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有效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此充分保证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充分降低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面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在整体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对此,要着重把握相关方面的应用策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以此充分确保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沈祖炎,罗金辉,李元齐.以钢结构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6(2):1~6.
        [2]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6):39-44.
        [3]姚程渊,陈烨,吴宣泽等.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10):61~62.
        [4]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