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及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蔷薇
[导读] 摘要:做好企业法务工作,应明确合同审查相关的风险范围以及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处在动态发展状态,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法律保护。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站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做好企业法务工作,应明确合同审查相关的风险范围以及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处在动态发展状态,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法律保护。文章针对企业法务工作面临的合同审查进行讨论,对其合同管理系统建设风险、合同管理程序风险、违约风险、变更风险等重点分析,对现如今的公司法务工作合同审查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并给出对应的改革策略。以期帮助我国企业提升法务工作重视程度,从而确保企业良性运转,更好地发挥“企业公民”的作用。
        关键词:公司法务;法务工作;合同审查;风险防范
        引言:企业法务管理职能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大公司内部,在企业内部设立法律顾问岗位迄今已经六十多年历史。尽管法务管理已经是企业的一项日常职能,但我国企业法务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当匮乏和发展缓慢,与法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可以说法务管理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短板;国家层面的法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实践上,企业法务管理定位也不够明确。要对企业法务管理进行清晰的定位,我们必须研究其发展历史。
        1 企业法务合同审查的主要对象和流程
        企业法务工作作为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其同样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则,例如在合同审查时需要明确审查的具体对象以及相应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会浪费时间以及企业的管理资源。
        1.1 对象
        合同审查对象自然是签署的合同,从合同分类上包括了内部合同即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务合同;外部合同即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当中和其他企业签订的商业合同。
        1.2 流程
        从审查合同流程上来看主要是:首先,对合同对象进行研究,包括其信用状况、资产水平、法律身份;其次,对谈判流程进行关注,主要是在谈判过程中观察对方的表现,把握对方心理;再次,是对起草合同内容予以把控,确保合同不含有违法条款以及有损企业的一些内容,审查合同如何成立以及是否成立,如何生效以及是否生效,有无效力待定或者无效情形,合同权利义务归属,彼此违约需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并对其中存在争议的词句予以讨论,避免一些类似于还(hai)还(huan)的情况发生使得企业蒙受不明损失。在审查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法律后果”意识,这样才能使得法务人员建立风险意识,对每一环都认真核查,避免企业遭受损失。
        1.3 企业法务工作合同审查状况
        目前国有企业都有对应的法律顾问团队,其都是行业内知名的专家,故此国有企业在合同审查方面都是非常严格认真的,国有企业签订的合同涉及国家财产,容不得半点疏漏。然而就算如此,在实际运营中也经常遭遇合同纠纷,由此可见合同审查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国内法律和国际法律非常精通[1]。另外,从合同纠纷主体来看,仍然以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居多,例如,企业的劳动合同纠纷、商业合同纠纷。合同纠纷主要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一方违约(存在善意违约恶意违约之分)而导致的系列纠纷。合同违约属于民事纠纷,一般都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来予以解决,但是无论怎么解决都会对另一方造成损失,这便是合同违约带来的风险。而笔者认为,导致合同纠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法务人员在合同审查时没有以“法律后果”作为指导,风险意识太薄弱,才会导致本不该发生的纠纷却发生了。即现阶段企业法务工作合同审查被从业者风险、变更以及违约风险影响严重。后两者是合同一方没有办法之下产生相应行为,当然也不排除一方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恶意违约。
        2 公司法务管理科学定位的必要性
        2.1 企业对法务管理的迫切需求
        法务管理与其所存在的经营环境关系密切,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规模、行业的企业之间法务工作开展以及需求程度不尽相同。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管企业真正重视法务管理与否,法务管理的重要性都切实地存在,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际上法务部门都可以介入。大到战略,中到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再往下是合规和风险控制,以及再具体的一些诉讼事务、法律事务等,法务管理工作都可以有所作为。
        2.2 法务管理的本质要求
        法务管理的本质其实是管理层运用法律进行管理的体现。管理层不需要精通法律,但他们必须对法务事项的后果承担起责任[2]。在当今企业治理结构下,法务工作是管理层在起主导作用,法务管理的理念和价值主张,必须站在企业管理层的高度,结合法律的专业度来考虑;法务管理要将法律实践与商业实践有机结合,挖掘法律运用中的管理和商业价值,为管理层把好法律关,防范法律风险。
        3 提升企业法务工作合同审查水平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合同审查过程中需要法务人员有“风险意识”“法律后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合同有效性、合同平等性、合同具体性、合同完备性、合同规范性来详细审查合同,防疏堵漏避免风险。
        3.1 重视合同合法性
        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例如合同主体不具有国家批准的法人身份,但是合同中却以法人身份出现,此时该合同就不合法。另外合同主体身份还直接和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关,必须对其身份结合合同来进行断定,避免合同纠纷发生以后,对方不具有相应的能力,结果会让企业非常被动[3]。另外,就是对合同对方的资质进行审核,若是代签合同则必须要出具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而且要对授权的范围和日期进行验证。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主要是合同内容是否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社会道德,是否存在非法目的等。
        3.2 重视合同平等与具体性
        从权利义务规定可以体现合同双方地位是否平等。一般甲乙双方权利义务应当基本相等,重要程度基本相似。涉及的款项、日期、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需要非常具体,以便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约束。另外,查看合同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3.3 重视合同规范性
        主要是对遣词造句、用字等进行审核,避免一些字句上的纠纷。诚然,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积极负责的法务人员,即要从法务人员的思想上确保企业法务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权威性。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充分重视法务工作,给予相关人员良好待遇,提供动态学习环境,给予良好的晋升空间,这样才能使得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4]。另外,因为企业会计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资源、资金,其也要对接各种合同,故此将法务工作延伸到财务部门,提升该部门学习法律法规的热情,使得其对合同审查水平得以提升,是确保法务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一步,也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关键一环。若是情况允许甚至可以调动全员学习合同审查,这样既可以让法务工作贯穿各个环节,也能使得各部门积极配合法务人员的合同审查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法务工作合同审查需要秉持一定的原则进行,同时也需要企业能够围绕合同审查建设相应的管理系统,确保法务工作能够链接企业各个环节为具体的经济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资讯,确保合同签订符合管理流程,这样才能从整体到个体确保合同产生的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另外,有必要将法务工作对接会计部门,提升会计人员的合同审查水平,维护企业利益不被损害。
        参考文献:
        [1]闫海涛,蒋敏利.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范围[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6):50-51.
        [2]李腾瑞.论人工智能对公司法务工作模式的影响:基于市场经济的效益考量[J].中国市场,2019(06):93-94.
        [3]周琳.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初探[J].现代国企研究,2019(02):84.
        [4]张金丽.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范围[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