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货车技术演变历程谈其检修制度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善良 齐心利 焦海旭
[导读] 摘要:铁路运输是一个有着127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占全国交通总量的50%以上。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铁路运输是一个有着127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占全国交通总量的50%以上。在铁路运输中,货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卡车数量、质量和好坏决定了运输能力的强弱。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车检验与维修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可行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铁路货运;检修;现状
        在我国铁路货车发展的多年中,铁路货车技术与大修制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基本满足了铁路货车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现行的“日常检查、定期大修”制度,长期以来对提高我国铁路车辆大修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车辆作业效率,保障铁路车辆作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基本情况
        1.我国货车检验与维修系统概述。目前,我们正在为这些货车建立一种预防性维修制度,主要分为两类:日常维修、定期检查。(1)日常维护。日常维修,又称应用维修,其主要目的是使铁路车辆在最佳技术条件下安全行驶,并尽量避免事故。主要责任单位是劳动监察机构和劳动监察机构。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货车的技术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需要立即修理。(2)定期维护。并定期检查行动范围相对较大且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厂修,这包括对货车进行全面和彻底的修整,以便通过技术改造使其与新车保持一致。二段修是基于全面分析检查小车和涉及维修部分游行、缓冲器和货车的刹车,以提高车辆的寿命。二段修,主要是制动装置部件等,以保证其工作状态;四轴检查,负责检查轴箱和车辆其他部件的轴箱油润装置系统,防止轴箱油润系统意外故障。
        2.现有检查和维护系统在确保货车安全运行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目前,铁路运输正在蓬勃发展,货运量也在迅速增长,因此,对运输方式进行快速、准确的审查是非常重要的。铁路维修的口号是“安全第一,预防第一,安全质量”。检查和维修系统对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性不亚于对鱼的重要性,因为它直接影响运输的顺利进行,对我国铁路货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保证了货车的准时到达,又保证了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发展方向
        我国铁路货车一直以时间作为确定检修周期的基础单位,这种维修制度对铁路货车管理和安全保证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相对存在着铁路货车使用效率低、检修成本很高等问题。随着新技术大量应用、新车型不断出现和信息管理系统日渐完善,铁路货车及配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基本可以实现寿命管理。因此,
        对铁路货车进行走行公里数统计、实施以走行里程为依据的状态修已基本具备条件。
        1.在现有的检查和维护系统中遇到的问题。(1)维护周期太短,在修时间太长。在铁路货车上有四个级别的寿命周期,铁路货车由于维修频繁、时间长,在运输、停车、滞留、取货等环节存在许多无效操作和占线现象,造成效率和经济性低下。(2)“过剩修”和“不足修”大量存在。由于使用频率的差异、铁路货车维修周期中的差异及主要部件的寿命差异,以及在维修前铁路货车技术状态、铁路货车受到反复检查和不断重复无效检修,频繁使用带病运行。此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新货车及其附件的可靠性,同时采用了与旧附件相同的控制和维修系统和标准。(3)状态修、更换维修和集中专业维修是有限的。铁路货车投入使用后,他们不区分不同部件的状态和使用寿命,拆卸和卸载,过早地拆卸和报废状态良好的部件,造成资源浪费。(4)分工不完善,检查质量不高。现有的检查/维修制度造成各级检查单位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工具、不同类型车辆的部件和不同难度的部件在相同的标准下运行,导致设备资源的浪费,检查和修理质量不足间接地增加了检查的范围和频率。

(5)不符合货车维修向技术监督、维修状态的演变。货车的安全取决于性能较差的技术方面,往往是最弱的技术方面,从而导致事故,但定期监测系统不能确保货车的性能较好的技术方面得到及时和合理的维护。
        2.维修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一种基于行驶里程和运行时间的货车维修测试系统,初步验证了基于行驶里程的货车维修的可行性。因此,逐步扩大实施状态修、换件修和主要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实现整车定期修、车体和易损件状态修、主要零部件和易耗件换件修、关键零部件专业化集中修,将是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改革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方向。将厂修与段修相结合,实现铁路货车在使用寿命内的改造和全寿命周期内的科学更换修理,是铁路货车大修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
        3.根据行驶里程计划实施国家维修。定期检查更换车厢每公里检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矛盾和改善总体安全、可靠性和货车使用的效率,而且能够代替繁重的人工劳动,一个有效和迅速的信息化管理。(1)货车进行动态跟踪系统,可以准确计算行驶的公里数,铁路货车了解“劳逸程度”,维修时进行准确预测和定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运作期间铁路货车取送、停留、检修和提高运输效率。(2)使用HMIS和车辆识别码系统,可有效调动检查和维修所需的能力和资源,精简和避免不必要的机构配置重复维修可以在不增加货车数量的情况下大大节省维修费用。
        三、检修制度改革对铁路货车技术提出的要求
        1.进一步提高源头设计质量,提高产品可靠性。修复的实施是修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修复的实施首先要解决可靠性问题。80%的产品可靠性、性能和成本是在设计阶段产生的;可靠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设计的质量。
        2.合理确定货车的使用寿命,提高货车的适用性能。铁路货车及其关键部件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磨损、腐蚀、疲劳开裂、变质、变形和意外破坏。通过系统分析,掌握各主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合理分配,达到零件基本生命周期和最终一致性,实现零件或寿命成倍分布,以减少更换件修复和利用效率。
        3.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车大修能力。铁路货车大修能力包括大修规模、工艺布置和工装配置。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检修质量,应充分考虑影响检修制度改革、铁路货车技术发展和运行方式变化的因素。养护规模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科学设置和调整养护资源配置;工艺布局应有利于提高大修效率和质量控制,适应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适应先进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手段;夹具配置应满足改革的需求规模和工艺布局,满足自动化的需求信息,光电化学和数字化,适应变化的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人类控制机器控制,并适应检查和更换检修的发展方向。
        4.不断改进货车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的铁路货车近年开始发展较快,从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优化铁路货车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和整个进程,维护铁路货车。利用计算机技术、专家系统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快速铁路车厢和监测站检测由货车和铁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5T),扩大应用领域,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或判断铁路车皮的技术条件的测试对象的影响程度失败,将故障类型和分解定期维护模式变化的实时、在线监测、铁路货车信息管理,并通过铁路货车技术诊断,掌握故障和铁路货车零部件的运行状态。
        在近年来,铁路货车技术突飞猛进,铁路货车的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必须抓住机遇,根据我国铁路货运的实际情况,加快铁路货车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改革,尽快实现“定期修”向“状态修”。
        参考文献:
        [1]陈蕾.从铁路货车修程设置谈检修制度的发展趋势[J].中国铁路,2018,(6):9-13.
        [2]袁明.浅述我国铁路货车辅修修制改革[J].铁道车辆,2018,44(6):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