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现场监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尚进辉
[导读] 摘要:本文从施工监理和施工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角度切入,分析在不同阶段中的施工监理定位作用与价值。
        上海鑫圆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599
        摘要:本文从施工监理和施工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角度切入,分析在不同阶段中的施工监理定位作用与价值。细说监理工作需要和条件,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工作,提高重视度。
        关键词:现场监理;施工阶段;监理思路
        前言:
        对于工程来说,建设阶段十分重要。而建设阶段又包括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招投标、施工等多个部分。工程的施工阶段关系到最后工程品质好坏,而且施工阶段带给工程最后的影响通常难以更改。我国监理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一定要牢牢围绕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操作,其中收录了大量实践经验,有细化监理工作内容和范围。对施工阶段监理单位有提出规定、作出要求。考虑到国内监理基本都集中在施工阶段,所以本文也将分析施工监理和工程监理、承包商之间的关系讨论提高工程监理效果的思路。
        一、摆正位置明确定位
        在工程监理的时候,必须意识到,监督性质需要体现出宏观性、全面性、法律性最求。工程监理性质自带施工过程、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服务性特点。
        所有的监理人员都要充分掌握与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对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处理。自2003年以后,国内的工程质量监管重心就从施工过程转移到了工程质量、全程监督。改变了我国的工程建设、国家法规法律追求,要做好工程实体、建设单位责任行为的全方位管理。工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熟知工程监督规定、内容,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后续的监理质量、监理效果。
        二、获得业主信任行使监理职权
        从经验可以看到的是,为了能够顺利实现监理目标,就需要主动获取业主的支持、信任。业主协调好坏直接关系到监理职权的发挥。监理单位、工程师、监理部门在实践中,要提高监理效果,这样才能够获得业主的支持与信任。从而更充分、合理的行使业主给自己的职权。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程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不论是什么行业、什么企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够直接反应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所以处理好项目要求,需要企业拥有和自身相匹配的科学管理方法用于明确职责、规范行为、指导工作。平时要重视学习提高素质。监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健全、和谐的监理体系、监理制度,要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职责,依靠例会制度,审批制度、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等内容保障效益。以上要素反映的是监理企业、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责任心。
        此外监理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内部体系,加强人员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公司的所有领导一定要一视同仁所有的人员,包括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除了要负技术责任以外,也要负管理责任。层层分解的责任,才能够规避各种错误行为,让每个人都能够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与表现。要建立巡查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随机巡查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方和业主对监理部门信任,并约束好监理人员的行为。企业需要有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制度,能够量化考核,明确考核追求。按照目标情况实施奖惩计划,提高监理人员工作态度、责任心。要用竞争活动,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与水平。
        (二)加强监理力度与深度有效达成控制目标要求
        要适时及时的熟悉施工图,解决审阅过程问题。监理单位拿到图纸以后,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对图纸进行认真审查,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和方向,明白图纸的细节内容,包括监理重点方向、重点部位。要做好关键目标、控制目标分解和编制工作。对于关键部位需要实时细则规划。施工图纸的监理与审阅要克服过去的按图监理思想。如果有设计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发现,并协调处理工程隐蔽和工程问题。绝不能等着问题变成现实情况。不能像过去一样承包商根据图纸作业,监理人按照图纸监理应付了事。事后补救虽然能够让人们知道这是责任方的责任,不过同时也能够反映出监理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工程项目来说,核心就是质量。质量控制作为监理工作重心,工程项目的质量包括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社会工作、社会调查、工程质量好坏关系到人们对工程的使用安全性,其反映的是每个环节的应对效果,这并不是说简单依靠质量检查过程就能够得知的。一定要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作的水平。比如某搅拌站的搅拌计量微机发生故障,于是先后提供10个工程将近5000套楼板,直到最后一个工程浇筑了10立方米的时候,才被监理人员发现,并告诉供应商。因为工程问题发现并不及时,所以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建筑行业中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就不得不采取返工处理,浪费时间、浪费材料、浪费成本。
        (三)合理建议
        为了获得业主最大的信任,就需要在合适的契机下给出业主合适的建议。对于大型工程来说,最大的特征就是投资大、工期紧。为了不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就可以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如果可以缩短工期,并且保障质量,降低造价,那么业主就会非常惊喜。合理性设计中,需要做好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商,获得其他部门的支持与信任。
        三、捋顺关系体现监理价值
        承包商与监理方的关系不仅仅是监理和被监理,同时也是合作关系。建筑工程最后的产品为承包商制造。工程作业中,承包商需要听从监理方的指挥。

所有的进度计划、组织方案、施工资料都要上报监理方。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依靠承包商达成。要保障监理工程师的命令能够让承包商认真执行。要做好承包商协商工作,获取承包商的支持与理解,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责,执行监理部门的命令,这是所有监理人员都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能够严格规程与规范办事。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监理工程师在实践中需要体现各方利益一致性,严格按照工程的总目标执行工程。要鼓励承包商可以及时将工程情况,尤其是结果和困难告诉给监理单位。在双方有建立深入互动,彼此足够了解以后,监理争执与对抗数量会越来越少。
        要定期开展协调会,做好工程问题的总结和经验分析。监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监理的进展、开展情况开展会议。对进度、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后续工作内容、要求与计划。获得规范、严格、认真的成果。主动汇报结果,让业主能够了解到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当前的工作状况。
        实践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验收过程与程序,加强管理力度。因为监理单位直接受到了业主委托,所以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不论是从合同关系还是隶属关系都不需要承担施工单位质检工作。报验的前提条件是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可是当前很多工程并没有体现出二者的正确定位与价值。不少施工单位某部分工程完工后,并没有让自己的质检员检查,而是让质检员充当联络员,完工后第一时间找监理验收。合格后开始后续作业。这种简化后的工程程序,让自检流于形式。对于这种情况,监理单位验收工程师,如果有发现不合格的项目比抽检允许数量多许多,就不需要继续验收。而是直接让施工单位先自己整改,完成整改并且自检合格以后才继续验收。监理单位在验收的时候,除了要重点验收之前不合格的内容以外,对于所有报验部分都要重新重点验收。直到所有部分都没有问题,这样才能够防止施工单位只改正监理单位提出要修改的部分,不考虑其他部分整改与验收的问题,这样质检员也会更认真工作。
        监理单位需要利用旁站制度,保障工程的关键部位质量达标。监理重心是工程的事前控制,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关键工序与关键部位的作业质量管理,需要有监理人员旁站、平行、巡视检查。绝不能等到问题已经成为事实以后再去处理。关键工序与部位一旦形成,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不论是返工影响工期,还是留下永久工程隐患都是大家不想见到的。
        四、提高素质体现监理作用
        必须加强人员交流与培训,这是提高监理工作队伍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前提条件,也是提高监理最后质量、最后效果的关键。自从国内开始实行监理行业的准入制度,当前国内监理队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有了极大的进步。不过从大局观角度考虑,当前的素质水平仍旧无法适应市场要求。面对新时期监理环境,不论是实践经验、理论水平还是智能结构,能够满足我国市场对监理工作要求的工作人员数量都不够。很多人员之前都是从事施工、科研、设计、勘察的,是在后面行业考试、短期培训以后直接拿到从业资格。虽然这些人在有些领域的确属于技术专家,不过对于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懂得管理、经济合同、法律法规的监理来说,能力仍旧不足。从经验可以看到,考试与行业培训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对此一定要做好监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21世纪是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快速发展与更新的时期,不断更新技术、知识、观念、思想才能够迎合社会、迎合发展要求。如果不更新最后就会被淘汰。在国家每次出台新政策、新法规的时候,尤其是一些现象成为行业顽疾、行业通病,工程有重大损失、严重后果、工程事故之时,就需要进行培训。每当国家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调整图集和规范以后,也要开展短期培训教育。通过培训增强人员素质,绝不能认为有了行业门槛就可以止步不前,不断学习才能够成为社会需要人才。
        要加强监理人员在经验方面的培训、交流。在定期培训中完成素质成长。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在课上学习新知识,在课后彼此交流经验。要让监理单位同类人员积极交流,融合各自单位的监理思路和经验,提高业界整体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监理人员参观各种典型的材料、典型的现场丰富思路、丰富经验,最后一同进步与成长。
        要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标准,规范基本功。所有的工程成品都是承包商最后生产的,而监理信誉和业绩则是靠着规范性的操作才能够得出的。要严格要求,做好资料把关,合理评估工程等级和质量。要做好工程资料记录和归档。不少监理人员当前并不重视资料管理,平时没有积累和整理,竣工后才催讨凑数,显然是不合理的。一定要规范性操作,保障材料真实性、完整性。
        结语:
        因为监理工程师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施工单位,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监理方法,才能够满足工程监理要求。在监理的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要做好经验交流,加强力度,保障工程满足要求,工程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林宇航.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河南建材,2018(04):260-261.
        [2]韩瑞青.关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要点探析[J].四川水泥,2018(11):276.
        [3]刘建生.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34):26-27.
        [4]张健儿.超高层建筑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A].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