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程监理在施工中的现状及改善方式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龙星
[导读] 摘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问题一向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新疆能实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问题一向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与安全,一般来说包括勘察、设计、投资、进度、质量等环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程监理的地位并不突出。因此,本文将从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分析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改善方案,以期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监理;现状;改善
        引言
        目前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大型企业背后的资本运作与并购整合日渐频繁,优秀的工程监理企业开始着眼于研究行业发展环境与客户需求,借此谋得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命令强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但很多建设单位仍然把监理行业看作是配合国家政策的职位,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监理的职权范围很低,并无控制权,监理市场秩序也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这一行业的有序、良性发展,更为甚者还会对监理行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1 工程监理概述
        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受甲方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甲方对乙方的施工工作进行的一种专业性服务,包括勘察、设计、造价、进度等环节。从本质上来说,工程监理是有偿的工程咨询服务,其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此项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发挥投资的效益。
        工程监理的配备对于整个建设项目来说具有较大的作用:第一,采用动态检查督促承建单位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避免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第二,监理可以在施工进度、投资、人力物力协调等方面实现控制,减少承建方利用职务之便偷工减料的现象;第三,在工程监理的管控下,相关的施工人员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在职业素养上都有一定的提升;第四,监理人员会通过合同来促使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的约定,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提高管理水平;第五,监理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评估、控制、监督项目中使用的各项设备、材料等因素,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承建方的各项工作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安全性。
        2 工程监理工作现状
        目前,工程监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红已被普遍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够成熟,仍存在短板,并未充分发挥其理论功效,甚至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1 职责范围划分不明晰
        监理的业务范围一般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职能被弱化,普遍以质量监管为主,并未涵盖前期的科研和采购,部分建设单位甚至认为聘请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只为应付上级政策。由于前期缺失,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等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因此在施工阶段设计会出现变动,工期难以控制,最终成本超过预算,质量无法保证,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2.2 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监理具有管理、控制、协调的职责,但是监理单位没有实权,建设单位方面不会放弃投资控制权,其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目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业绩。在一些项目中,建设单位会经常无视行业规范,造成尴尬的监管局面,甚至会动用一些不成文的潜性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建设进度严重落后,效益明显下降,监理单位则被推到目前做“替罪羊”,这种模式会给监理工作增加难度。
        2.3 监理人员才能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已设置一系列准入标准,但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与市场的需求产生脱节。现有人才在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工程监理工作所要求的质量。这部分人员构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其他行业转进的人员,专业知识不过硬;第二种是建设单位、设计院、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的下岗或退休监督人员,从研究生至初中毕业生,个人受教育程度水平不齐。总体来说,他们在学历、知识储备、经验等层面存在不同情况的差异。


        3 工程监理工作的解决方案和构思
        3.1 健全优化工程监理的相关政策
        微观层面的问题需要以宏观制度与政策为依据,要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严格区分监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划定职责范围,避免缺位现象的产生。这对于整个建筑项目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优化人员配备,保证监理工作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建设方控制成本与工期,减少时间成本,提高效能。同时,要落实责任具体到人制度,严格管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缺斤少两的现象,避免再次发生。在工作分配至具体人员后,要将任务完成情况与个人绩效考核、年终考核结合,以此推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岗位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3.2 调整市场供需提高准入标准
        市场准入,顾名思义,是指允许某一项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所需要的最低的标准。可以说这一标准决定了行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这是政府规范某一行业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政府是把关者。
        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监理行业的乱象和无序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准入标准导致的。因此,政府要建立比既有水准更为严格的资质管理制度,这是监理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第一个门槛,必须要从严把关,坚决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防范资质不足、别有用心的劣质企业进入竞争,影响行业平均水准及市场秩序。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业务能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而监理工作的完成状况取决于监理人员这个主体,要想提升工作质量,监理企业要在人才的引进和后续培养上下功夫,在招聘、岗前培训、职业培训等环节发力,建立完善的培养与学习体系,对监理基本知识、外语能力、实用技能等各方面进行提升,以求打造一批具有学习意识、安全意识、综合能力、积极进取的人才队伍。此外,要建立奖惩制度,激励表现优秀的人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自身和外部的推动提升建立人员的学习能力、业务水准,最终反馈到项目本身的效益之上。
        3.4 严格把控监理工作的质量
        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项目最终收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当进行动态、不定期等专业检查手段,加强监管力度,把握好勘察、设计、施工、交付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理,坚持专业标准不动摇,以预防和防范为主,以专业、严格的标准对待施工项目,实现全面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尽早规避不合格、不安全、劣质的因素,使得项目平稳、良性发展。监理人员也应当相互监督,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拒绝贪污腐败;第二,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第三,要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第四,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不可闭门造车。施工单位也应当结合实际需要,让专业素质足够强的监理人员参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根据方案合理安排各个工序的施工,着重关注不稳定因素,做好施工全过程跟踪管理,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成品质量。
        4 结束语
        监理工作是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最终质量挂钩,要想工程更快更好,就必须要强化监理环节。从工程监理人员本身出发,要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监理的每一个施工项目负责,对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负责。目前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要解决难题,不仅要企业自身做好相关工作,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社会性力量和从业者的努力也不可缺少,多个主体合力才能能使监理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推进工程项目可持续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方正,屈迟.论当前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J].农家参谋,2020(10):181.
        [2]黄春霞.水利水电施工监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2):290-291.
        [3]吴曲.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9(05):98-99.
        [4]梁剑权.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19(04):1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