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耐久性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鹏飞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当中,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规模及数量与日剧增,同时,混凝土结构是其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人们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黑河市佳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黑龙江黑河  163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当中,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规模及数量与日剧增,同时,混凝土结构是其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人们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如建筑所应用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差,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建筑内工作与生活的人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可行性对策,以期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人们的安全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在建筑领域当中,混凝土材料应用日益广泛,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材料,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佳,维修与维护会增加材料成本,同时也会影响生态环境,这与当下社会与环境的绿色环保与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并不一致。基于此,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利于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降低建筑材料的浪费,实现建筑物维修与维护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也可极大的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各类经济纠纷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原因分析
        1、碳化因素
        构成混凝土的水泥石中还有丰富的强氧化钙物质,这使得混凝土结构呈碱性,与钢筋表面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碱性薄膜,防止混凝土内部钢筋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结合,造成钢筋锈蚀,即使这样,大气中的空气与水分还会通过微小通道渗入混凝土结构中和碱性环境,破坏钢筋表面的这种保护膜,发生锈蚀现象,破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当然这个过程是十分缓慢的,不易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的耐久性造成了破坏。
        2、冻融作用的影响
        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有许多细微的小孔,这些小孔为空气中的水汽提供方便,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孔内溶液结冰,通过细微的体积膨胀,扩大孔的大小;而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结冰的小孔有开始融化,这样反复的结冻、融化作用,给混凝土带来较大的静水压力,致使混凝土结构遭到一定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降低了混凝土耐久性。
        3、自身因素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外界温湿度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自身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外界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会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或者收缩的情况,若这种作用导致的变化较小,则不会发生严重问题,而如果变化较大,超过混凝土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会破坏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同时,混凝土自身还会发生收缩现象,这都会威胁到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其耐久性。
        4、有害离子的影响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或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孔隙偏大的问题,这时空气中的有害离子就有了可乘之机,通过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有害离子对混凝土造成严重侵蚀,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其耐久性,这种情况在沿海地区最为常见,氯离子是对混凝土结构危害较大的有害离子。
        5、其它因素的影响
        另外,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这种情况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目前没有合理的修补措施;还有施工中的机械作用对混凝土的磨损、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结构发生锈蚀、混凝土后期养护不利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削弱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提升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耐久性的可行性对策
        1、严格监控材料质量,提高材料配比的合理性
        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合理进行材料比例的控制,可以降低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而发生变化的机率,以免混凝土材料内部出现开裂或出缩问题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在配置混凝土时,可以将硅粉以及磨细粉等物质加入其中,这些物质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进而使混凝土的密实度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运用性能良好的碱水剂进行混凝土调配,进而将水灰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发生水化热作用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此外,还可以将膨胀剂添加至水泥当中,以降低混凝土收缩问题的发生率。通过合理调配与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有利于避免由于混凝土自身问题而导致内部结构收缩,可有效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2、严格检验各施工环节,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会对钢筋结构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然而在施工时常会因为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技能不足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在浇筑建筑墙体使用的混凝土时,难以确定具体的浇筑位置,一旦操作不当或技术不到位就会导致浇筑位置出现偏差。如果施工单位未钢筋进行保护加固,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甚至会出现钢筋外露现象,长期暴露在空气环境下,钢筋会发生锈蚀,锈蚀情况严重则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基于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找准钢筋位置并予以适当的保护,以免钢筋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建筑质量。在对钢盘保护膜进行质量检验时,一方面要对其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同时要对特定材料的保护措施的操作合理性加以分析,如钢筋保护膜与规定标准不相符,其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将会受到影响,进而会使建筑出现安全与稳定方面的问题。
        3、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技术要求较高,在浇筑过程中,要合理进行浇筑时间的掌控,最好在阴天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免光照过强会导致混凝土材料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进而使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问题,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结构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结构变化异常,必须立即进行修复以免影响混凝土材料结构的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固性。
        4、强化细节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垫块的选择要谨慎,如垫块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垫块是辅助性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人员所忽略,部分施工单位并未严格把控垫块的质量。如果应用了质量硬度较差的垫块,由于其支撑力不足会使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情况。基于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做到全过程的细致把控,对于任何一个微小环节都要加强监管与控制,从细节处入手,从源头上消除所有可能影响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因素,进而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5、做好建筑物的后期维修与养护
        目前,由于很多施工单位将企业的利润摆在头等位置,想尽办法加快施工进度,这就使得对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的维修养护工作落实的不到位,导致一些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现象的发生。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维修与养护,检测混凝土结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耐久性,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语:
        建筑混凝土耐久性优劣与否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社会各界对此问题予以了广泛的关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制备时所应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合理控制材料配比,并加强对施工全程的监督与管理,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消除各类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进而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牛荻涛,李星辰,刘西光,etal.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与分析[J].工业建筑,2018(11):14-18.
        [2]林文丁.建材工业节能减排与混凝土耐久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6(7):114-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