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齐张华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齐张华
[导读]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建筑行业逐步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逐步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政建筑施工的效果,传统的混凝土品质的进一步改进,逐步在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优质的高效混凝土,制成高强混凝土。
        龙江县巨龙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建筑行业逐步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逐步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政建筑施工的效果,传统的混凝土品质的进一步改进,逐步在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优质的高效混凝土,制成高强混凝土。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市政建筑;施工
        1 高强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1.1 早期强度高
        早期强度高是高强混凝土的特性之一,早期强度高是指高强混凝土在施工早期,配制过程中会加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等相关的添加剂,最大程度的缩短了混凝土结构变强硬的时间,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省了施工时间。
        1.2 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所谓高强混凝土就是指其相比普通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的特点,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效果跟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有本质上的不同,相比于钢筋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更强,自重更轻,在施工应用的时候,依据其性能特点,可以使建筑的承载实现最大化。
        1.3 耐久性能良好
        高强混凝土跟普通的混凝土材料不同,这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配制时的水灰比很低,但是出来的密实度又很高,所以抗侵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这也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这种性能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使用这种新型材料有效的为建筑提供了保障,间接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材料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对其自身产生一定的脆性,所以之后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需要结合多项指标数据,在追求强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因素。
        2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
        2.1 高效减水剂的添加
        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强后期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添加高效减水剂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基于此,对其加入高效减水剂的时候,主要一项工作是针对混凝土合理配置底水灰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在这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会加快混凝土的密实成型的速度。
        2.2 确定水灰比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关键在于配制时的水灰比,相关数据表明,水灰比跟混凝土的强度是成反比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配制时的水灰比。高强混凝土中水胶的比例大概是0.2-0.4,水灰比例大概是0.2-0.3。
        2.3 选用骨料
        配制高强混凝土的骨料分为两种,一是粗集料,二是细骨料。其中粗骨料主要是鹅卵石和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碎石;细集料主要是人工沙和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河沙。
        2.4 配制选用的水泥种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标号高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是配制高强混凝土最为适宜的水泥。常见的混合水泥都含有一定比例的其他矿物掺合料,与高强混凝土配制的材料要求不符,因此,纯硅酸盐水泥是配制高强混凝土最佳的水泥。
        2.5 选用矿物掺合料
        除了石料、水泥料、水、沙料以及高效减水剂料之外,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还需要矿物掺合料,加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 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合理配置高强度混凝土
        在高强度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凝结时间、配合比、坍落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依照实际要求进行指标的设定后才能进行施工。


        (1)重视强度试验:高强度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强度需要依照《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议》来进行操作,并且与现场的环境相结合,通过3次到5次的试验选择,最佳的配合比和强度,需要保证试验强度超过市政建设工程所需混凝土强度的1.5倍。
        (2)控制水灰比:为了符合市政工程对强度的要求,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灰比在0.24~0.28。另外还需要注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c60的时候,水灰比需要控制在0.26以下,可以利用添加高效减水剂等方式有效的让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在符合和易性的要求下尽量控制用水量。在本工程项目当中,为了让高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升,在实际配制过程中使用了高效减水剂,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另外控制添加量在水泥用量的2%以内。
        (3)重视水泥用量的管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为c60,水泥用量需要控制在每立方米450公斤到500公斤,另外可以使用一些外加剂,让水泥的用量降低,主要使用的是硅粉,这样可以让水泥用量大幅度减少,提高经济性。
        (4)对砂率和坍落度进行管控:在使用c60强度的混凝土时一定要控制砂率在26%-30%左右,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泵送法进行操作,需要依照要求控制混凝土入模的坍落度,另外利用高效减水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
        3.2 高强度混凝土拌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3次到5次的试验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和配合比进行确认,原材料需要依照实际重量进行换算。在进行称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磅秤进行校验,对磅秤的精度进行确认,控制水泥的偏差在±2%左右,粗细骨料的偏差需要注意控制在3%左右,另外控制掺合量、添加剂、水等,其他材料的偏差度在±1%左右。在拌和高强度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用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的测量沙石当中的含水率,避免随意加水进行拌和,通过滞水工艺进行控制,最后一次加入减水剂时对水的用量进行确认,保证拌和过程中均匀性,控制每次拌和的时间在3分钟到5分钟之间。
        3.3 高强度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高强度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相对较快,所以一定要入模时间缩短,如果情况允许现场实际操作性前可以将拌和站在施工现场周边进行配置,这样可以让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大幅度缩短,如果拌和站在场外设置一定要选择交通运输较为方便的区域,防止在运输的时候出现离析和泌水等问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依照施工要求进行控制,符合施工组织的需要,加强混凝土拌和、振捣,浇筑过程中的管理严格的对各环节进行控制,尽量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全部的操作,让高强度混凝土密实度提升是确保强度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一定要依照边浇筑边振捣的原则,利用高频振捣器来进行均匀的振动,防止出现漏振的问题。如果使用两层浇筑法,在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10厘米位置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形成完整的整体。在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卸料的过程中,自由落体的高度需要控制在两米以下,另外在不同强度混凝土交接位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强度从高到低进行浇筑。
        3.4 高强度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出现裂缝,在此时一定要注意加强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完成浇筑振捣之后,通过土工布进行覆盖,加强洒水,依照湿度、风力、外界温度等特点合理的对洒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保证高强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获得一个较好的环境,通常养护时间需要超过15天,如果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才能停止养护。
        结束语:
        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这种新型材料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目前,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中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着高强混凝土能否普遍应用。怎样去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推广高强混凝土的关键,根据这种情况,第一步是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完善监控体系;其次是要加强技术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配制技术;最后要加强高强混凝土的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加强高强混凝土施工要点的控制,深入着对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分析,解决高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高强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庄柔.市政建筑工程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75.
        [2]赵东伟.市政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29):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