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谭琼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谭琼
[导读] 摘要: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本质是在已经预制好的部分或者全部构件的基础下,在建筑工地所展开的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该种施工方式能够很好地转变传统施工工艺,优势显著。例如,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劳动力,受施工气候与环境条件制约小等。
        身份证号:13290319770227xxxx
        摘要: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本质是在已经预制好的部分或者全部构件的基础下,在建筑工地所展开的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该种施工方式能够很好地转变传统施工工艺,优势显著。例如,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劳动力,受施工气候与环境条件制约小等。伴随着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施工工艺技术也将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导言
        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施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作用。因为,这一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方式不一样,导致在发展进行中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其技术,用更多好的作品来吸引客户,使其得到顺利发展。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就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而言,与传统的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更加重要,其在以下几方面起到作用:提高建筑项目一些部分的施工质量,提升整个建筑过程的品质。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时候,由于一部分是在工程中进行的,在制作构建时,一般会使用机械流水线的模式来代替手工生产,这样可以减少配件的误差,使各个工序更加完美,保证配件的生产质量;整个建筑过程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时候,整个过程具有工厂化与标准化的特点,大部分生产环节更加完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使用工业化的管理与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使建筑项目显得更加的现代自动化;大幅度提升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就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工厂中的操作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机器的生产速度会明显快于人工,因此整体的施工时间与传统方式相比大概会减少25%,原料的使用量减少30%,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效率的较大提高。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预制梁和柱的生产制造
        从以往工作中能够看出,预制构件生产工作的执行,一般集中在施工之前,该类生产效率的高与低,对后续施工进度快慢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预制构件生产效率高低,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存在关系:看预制工厂设备是否具备较强的先进性特点;检查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是否与相关规范相符。具体内容如下:工作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模板,将其放置到合理位置上,随后开展清洗操作,避免表面出现杂物,强化端模定位操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将模具与套筒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并将其放置到钢筋孔之中。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强化预埋件安装的合理性,让密封和固定操作不会受任何因素影响;开展有效的混凝土浇筑操作,消除表面存在的不平整等问题。当上述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对管道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对于预制梁生产前应对模具进行清洗操作,并做好侧模定位操作。随后将已经安装完成的预埋件封闭固定,并实现模具的抹平操作。
        3.2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叠合板的安装这一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叠合板的安装方向来调整它的定位,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安装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误差问题,而且在安装一块吊板的时候应该好好保护叠合板,千万不能损坏构件,否则会浪费施工成本。在安装预制吊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模数化这一吊装模式对其进行处理。这样能够让整体变得更加密实。而且在安装的期间,应该先在底部安置临时性的支架,确保整体的稳固性,在完成吊装工作之后,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拆除临时性的支架结构。在安装双层建构的时候,应该先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再设置双层支架,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上层叠合楼板的安装要求对其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完成以后,首先要浇筑混凝土,让混凝土的强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当强度满足需求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拆除。
        3.3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施工质量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此时,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对连接件检查操作,如果构件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实际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也会进一步完善,强化施工有效性。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螺栓连接形式,做到对预制构件的有效处理,进而将有效性和精密性特点展示出来。另外,在整个预制构件安装操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将下层楼板插入到预制板螺栓孔之中;提前做好水泥浆灌注操作,确保能够全部进入到螺栓孔,在强化连接效果的同时,将整体性特点展示出来;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剪力墙连接螺栓需要放置到结构中心处,只有这样,才能将剪力墙稳定性展示出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3.4预制构件吊装
        3.4.1建立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执行,让工作人员将自身职责展示出来,在施工工作执行之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分析制度,并对施工进度安排进行合理说明,充分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与具体的吊装构建数量和编号结合在一起,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操作。另外,一旦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施工问题,管理者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度,明确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施工效率,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更多基础条件。
        3.4.2塔吊等起重装置辅助措施
        由于预制构件体积庞大,对塔吊起重装置附属措施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预制构件加工之前,人们需要对附属杆件和结构连接点方位进行明确,开展施工交底操作,此时,螺栓需要预埋到合适位置处,强化塔吊附着措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水平方向转动操作,让结构物得到充分连接,并与其他塔吊形式保持同步,让安装操作更具可行性。
        3.5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这种方式是在工厂中完成部分构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连接过程中,各个构件之间很有可能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碰撞现象,此时有可能会造成损害。因此,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各个构件之间的无必要碰撞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来减少其受到伤害的概率。未进行有效的协调,可以采用BIM技术建立5D模型,然后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模拟。首先,需要把现场的详细情况以信息的方式上传上去,然后以此信息为依据,对现场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情况从不同方位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然后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在施工现场对应的地方进行标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警告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使其对问题引起重视,在施工时尽量避免。在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结合BIM技术中的模型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弥补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同时,确保建筑的质量。
        3.6构件混凝土的浇筑
        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先根据相关的标准来检查混凝土构件模件或模具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模具的工作质量,对于钢筋构件成品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隔离剂的粉刷,粉刷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均匀,而且要按照要求来对其进行观测和分析。如果出现了变形等问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要关注构件表面是否平整,此外还可以在施工的时候使用蒸汽养护,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施工技术革新速度大幅提升,这也让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有效性展示出来,人们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优化操作,与实际工程建设相融合,将其有效性特点呈现出来,为建筑价值的提升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劭辉.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166+207.
        [2]索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150-151.
        [3]农艳艳.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J].大众科技,2019,21(06):9-11.
        [4]范晓航,徐峰.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8):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