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层锚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胡亚宗
[导读] 摘要: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本文对土层锚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
        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本文对土层锚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首先,简要论述了土层锚杆技术的操作优势。其次,对技术落实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相关要点进行分析,例如,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钻孔施工控制、把控压力灌浆施工、张拉锚固施工控制等。
        关键词:土层锚杆技术;建筑施工;压力灌浆施工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建设面积大、层数高的建筑矗立在城市中。这些建筑不仅施工难度大,整个施工过程也更加复杂、步骤繁多。与此同时,大型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固性要求较高,所以,深基坑支护工作至关重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建设质量满足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边坡防护工作进行重视。土层锚杆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边坡支护效果,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工程建设成本,实际应用过程中环境适应性也较好。因此,得到了广大施工人员的关注与推广。
        1土层锚杆技术的优势
        土层锚杆是一种受拉杆件,其一端连接在支护结构上,而另一端则需要锚固在土层中。通过拉杆可以将支护结构与其他结构承担的荷载传递至锚固体,再通过锚固体分散至土层中。由于土层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杆件,需要在岩石锚杆的基础上形成土层锚杆。在目前的土层锚杆技术应用中,锚杆的长度可达50m,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黏性土层中,其锚固力可以高达2500kN。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增加以及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基础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如果周围分布有密集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边坡开挖的难度会大幅度增加,而土层锚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与此同时,在深度与宽度较大的基坑支护中,很难应用内支撑的方式,而土层锚杆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保证这类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可以简化支护结构,有效的改善施工条件,提高施工效率。
        2土层锚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重视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技术操作落实之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步骤的落实效率,所以,土层锚杆施工技术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同样如此,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首先,保证施工前勘察工作质量。在落实勘察工作时,必须对工程建设周围的环境、水文条件、人工、设备、材料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而后依据勘察结果针对性调整施工方案。其次,施工组织与设计工作也不容忽视,为了保证土层锚杆施工过程可以顺利高效,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进行技术交底,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配置设计与施工方案。同时,完善施工计划、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因此,对这些突发状况进行提前预测与布控,能够有效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相关资料文件也必须得到科学编制,例如工程概况、技术资料、施工方案等。
        2.2做好钻孔施工控制
        科学操作土层锚杆技术时,为保证钻孔施工质量达到技术标准,还需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首先,钻孔工具必须科学适宜,能够保证土层锚杆技术在钻孔规格、质量、纵深度方面的要求得到全面满足。同时,面对不同的岩土种类,需要配置不同的旋转机。如果岩土类型为硬质黏土,那么可以配合使用螺旋钻机、地质钻机或土毛专用机等,保证钻孔施工的落实质量;如果是饱和性粘土,为防止出现塌孔问题。可配合使用土锚杆专用钻机并搭配护壁管套。其次,为了保证钻孔位置更加准确。对钻孔位置进行确定时,为防止出现较大的水平误差,施工人员必须将误差数值控制在100mm以内,垂直误差则需在50mm以内。倾角误差不得超过2.0°。再次,适宜的钻孔方法同样影响着钻孔质量,因此施工人员还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钻孔法。

通常情况下,钻孔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湿式钻孔法,另一种是干式钻孔法。湿式钻孔法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大部分土层中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钻孔过程中需要配合排水循环系统,尤其是对软质粘土进行钻孔时,施工人员还需在孔口位置进行一到两米的护壁管套设置,防止出现塌孔;干式钻孔法比较适合在沙土、粘土以及粉质粘土岩土层中使用,岩土层没有地下水。与此同时,土层结构较为稳定。最后,完成钻孔后还要对孔洞进行清洗,清除钻孔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杂物。如果使用的是湿式钻孔法,那么可以直接使用清水对孔洞进行清理。需要注意的是,清理过程中,进入到孔洞中的清水流出后还是清水时,才可结束清理,此时可将杆体放置在孔洞中。
        2.3把控压力灌浆施工
        在土层锚杆技术体系中,拉力灌浆施工部分同样需要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首先,落实压力灌浆操作时,施工人员首先要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备案,保证后期施工操作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同时,可对在案的相关信息记录进行查阅,保证压力灌浆施工落实效果。压力灌浆施工操作的作用是对土层内部的空隙进行有效填充,防止钢制拉杆被外界环境腐蚀。完成压力灌浆操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就会形成锚固段。此时,施工人员要将锚杆固定在土层中,保证锚杆的结实、稳定。通常情况下,可操作使用的压力灌浆方法共有两种,分别为一次灌浆法、二次灌浆法。操作一次灌浆法时,使用的灌浆设备为泥浆泵。施工人员需要配合使用一根灌浆管落实灌浆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灌浆管设置在据孔底部大约20cm的位置。浆液从孔洞流出后,施工人员还要对孔洞进行密封,通常选择就地取材的方式,将水泥袋纸塞进孔口。如果发现浆液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灌注充足,那么就需要执行补浆操作。此时,需要将补浆压力设置在2~4MPa之间。而后,为保证补浆效果,还需要保压一段时间。施工人员操作二次灌浆法时,落实灌浆施工的浆管有两根。同时需要执行两次灌浆操作,第一次灌浆时,施工人员要保证锚杆末端与灌浆管端间隔50mm。同时,使用黑色胶布对网口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杂物落入其中,影响施工效果。执行第二次灌浆操作时,需要对锚杆末端与灌浆管端间隔距离进行调整,此次为1000mm,同样需要使用黑胶布将管口进行密封。同时,在距离管端500m的位置进行花管设置,设置时要保证每间隔2m就放置一个直径为8mm,长度达到1m的花管。
        2.4张拉锚固施工控制
        对锚杆张拉施工操作进行控制时,需要保证压力灌浆施工操作已经落实完毕,同时,锚固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施工人员此时要先为支护结构进行围檩装设,而后按照顺序落实锚杆张拉操作。在此期间,还要先对锚杆进行应力施加,并对预应力损失进行科学估算,依据得到的结果指导后续操作。通常情况下,与一般的预应力结构相比,土层锚杆的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来源较多,除了常规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支护结构变形、邻近锚杆施工以及土体蠕变等因素的影响。
        结语
        基础施工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基础施工落实水平不达标,那么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土层锚杆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工程项目基础施工落实水平,还能保证工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保证配合的施工方案更加科学、适宜。施工人员还要重视施工操作的正确性、有序性,并配置适宜的设备与材料,保证土层锚杆技术价值的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吴畏.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土层锚杆技术[J].居舍,2019(20):74.
        [2]徐政峰,李涵.土层锚杆技术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核心思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50-251+254.
        [3]赵贵忠.浅析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土层锚杆技术[J].江西建材,2015(15):104+107.
        [4]周高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土层锚杆技术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17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