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杨烜
[导读]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运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摘  要】目的:分析聚焦解决模式运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因心力衰竭而在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加以分析,患者被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再参考聚焦解决模式来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合格率,试验组合格率为95.00%,对照组合格率为70.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提升其自我护理水平,还能帮助患者控制好情绪,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心力衰竭;护理;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同时也是一类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行为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举措,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技巧是十分有必要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包含病程长、并发症多,因此,对患者会造成强烈的心理负担,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据了解,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类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中获得的推广使用,本研究则针对此护理模式进行分析,以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心力衰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年龄为59-87岁,平均年龄(65.82±10.33)岁,所有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正常,意识清晰,且符合本院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评定标准。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数据差异小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入院时,由护理向其进行入院介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展开与疾病有关的健康宣教,并对其展开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患者在出院时指导按时服药、体重控制、合理饮食等。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完成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第一步:问题描述。患者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入院视患者的病情来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指引患者自主参与治疗方案中。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疾病主诉,在了解问题后为其介绍自我护理重点与内容,督促患者掌握更为详尽的改善措施。
        第二步:目标构建。医护人员要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指导患者观察治疗与护理后自身的症状改善效果,并将其改善情况视作想象前进的目标,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第三步:例外探查与问题解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医护人员还能深入了解患者哪些症状是被偶然解决,且指导患者思索怎样实现偶然情况的二次产生,帮助其找出解决措施,让患者坚定再次实现的信心。
        第四步:反馈。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共同实现护理的反馈,若效果不明灯,还应共同分析构建目标的合理与科学性,若不合理,则应修改,再完成接下来的步骤。
        第五步:进步评价。根据患者的整体效果医护人员要进行评价处理,对于取得进步的患者要给予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
1.3评定方法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SDS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分析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数据检验为“X2”。得出的结果为P<0.05时,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合格率,试验组在完成护理工作后共有19例达到了合格指标,合格率为95.00%,仅有1例不合格;对照组在完成护理工作后共有14例达到了合格指标,合格率为70.00%,有6例不合格,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SDS评分差异对比度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数的降低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评分为(43.11±7.30)分,对照组为(48.41±7.59)分,数据对比度大,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详情参见表1。

3.讨论:
        心力衰竭十分危险,也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为提升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对于一些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是相当有必要的。聚焦解决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其临床症状与恢复情况来提升教育目标与护理目标,与患者护理反馈相结合来进行改善,以此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再参考聚焦解决模式来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情况,护理前,两组SDS评分差异对比度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数的降低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度大,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
        由上可见,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控制好患者的情绪问题。
【参考文献】
[1]幸珍珍,魏春莲,周玲,王美全,罗小艳.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5):82-85.
[2]廖春玲,黄柳.聚焦解决模式在我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7):2059-2061.
[3]赵柳华.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低钠血症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24-3125.
[4]李益民,陆骏,宁丽,蔡灵芝,骆宏.聚焦解决模式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01):95-97.
[5]胡敏,郭亮.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08):712-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