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李红,易先凤
[导读]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及风险管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及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家属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风险较高,通过针对性护理管理,可减少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发生因素;风险管理
        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发展快,加之,儿科重症监护室环境封闭,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要求也更高,由于儿科重症监护室风险因素较多,一旦护理不当,很可能引起风险、纠纷事件。本研究特收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儿科重症监护室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意识清晰,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严重器官功能疾病、呼吸困难、临床资料不全、精神疾病、无法独立沟通及认知功能障碍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4岁,平均年龄(7.5±1.7)岁;观察组22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7.8±1.2)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表现相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仅含病情、生命体征监测,有针对性的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内容如下:①强化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风险管理知识学习,以日常护理中护理问题为案例,指导护理人员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护理技能;加强护理人员沟通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提升护理人员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规范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将日常护理工作与绩效挂钩。②优化护理流程。不断对风险预防机制进行完善,实施责任护士护理模式,对病房患者进行明确分工,为患者配备专人护理;加强巡房力度,每天查房后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不断调整护理方案,做好突发事件、护理风险预防,尽量避免突然断电、大出血、患者窒息、火险等风险事件;所有操作前,应先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严格遵循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操作,尊重患者知情权、隐私权。③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家属不遵循医嘱可能带来的危害;强化护理人员水平,提高各项操作准确性,给予患者更多安全感,获得患者信任,从而提升患者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纠纷、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表为百分制,非常满意得分范围为80~100分,基本满意得分范围为61~79分,不满意得分范围为0~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比较行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家属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具有一定特殊性,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工作强化大,护理难度高,总结其风险发生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作为护理行为实施者,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护理人员不仅护理专业技术不过硬,在遇到护理问题时,缺乏独立处理能力;缺乏法律意识,未尊重患者知情权及隐私权,给患者带来不满,导致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加重。②患者家属因素。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需使用多种仪器、设备,部分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加之,病情给身体带来不适,导致患者配合度低下,出现管道变形、脱落等情况,影响呼吸机正常运行,造成患者供气不足。③其他因素。许多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不熟悉,未掌握各类医疗设备使用方法,导致患者抢救时间延长,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病情加剧或直接死亡,直接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强化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
        在针对性护理管理中,医院必须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给予患者更多安全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格遵循各项护理流程进行操作,注重护理全面性,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完善风险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3]。
        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家属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实施对性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儿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风险较高,通过针对性护理管理,可减少纠纷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冬,刘英菊,桑恒等.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67-68.
[2]邓琼琼,肖娟,夏元元等.风险管理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161-163.
[3]司迎春.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63-5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