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在脑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1刘艳艳 2马琳
[导读] 本次实验将探讨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4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系统化管理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就临床疗效看,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5.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9.16%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脑肿瘤护理;效果应用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在患者的颅内组织中有原发性肿瘤或者机体发生恶性肿瘤的转移所致的继发性颅内肿瘤,属于多发类疾病[1]。一般患者在手术前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对手术的恐惧,会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心理健康都有许多影响[2]。为此,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方式,并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4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和22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43周岁,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3.62±4.55)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6.31±1.18)年。在我院确诊后,并符合脑肿瘤手术相关要求,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系统化管理方式。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机体情况做详细了解,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真正想法与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病房做到严格每日消毒通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检查其生命体征时,动作轻柔,避免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叮嘱患者的饮食,需要清淡健康,少油少盐,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在患者病情较为稳定时,举办健康知识学习,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及治疗方式,后期应注意的事项,建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并提示患者出院后,定时回医院复查。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中,显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部分好转;无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好转并更为严重。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可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
1.4统计方法
        对围手术期脑肿瘤患者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治疗效率以及满意度上采用计数统计,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临床疗效看,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5.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9.16%的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分析(n,%)


3 讨论
        脑肿瘤是精神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人群为中老年群体。临床的治疗方式目前以手术为主,其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与身体其余部位肿瘤对比来说,最严重的伤害是因为肿瘤在颅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为了确保围手术期脑肿瘤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对患者术前准备以及心态的护理、和术中术后的科学有效的护理,以及出院前的详细护理,其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系统化护理中能够以程序护理为核心开展工作,优化护理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决策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深化护理责任制度。
        综上所述,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小会,陶晓梅,张栋里,杨慧芳. 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86-88.
[2]赵秀芳,张金霞,王翠荣,陈亚林,赵红燕. 系统化护理干预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2):304-306.
[3]陈平,黎玉平,陈熊丽,白璐,陈铎. 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作用及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16):2739-27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