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 年 6 月 至2019 年 12 月期间,选取入驻我院的58名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29名、对照组29名。观察组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 (SIMV+PSV)的治疗方案,最后对两组患者们的康复以及患者们的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经过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对患者们的患者们的康复以及患者们的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指标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内患者整体状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的,并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比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 (SIMV+PSV)的治疗效果更加优秀,大大的提高了整个治疗的质量,并且还改善了患者们的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大范围进行推广。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前言: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在国际上又被称为COPD,目前COPD的死亡率可以在全球排入到前四。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主要是人体吸入了有害的颗粒或者气体而导致体内先天性或者适应性的炎症。其主要表现有引发体内大规模的炎症,扰乱免疫系统以及影响正常的呼吸系统。COPD的患者会在今后的阶段反复发作,从而加重肺部的压力,导致病情恶化,轻者会出现肺炎呼吸困难等等,严重还会出现低氧血症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本文就是分析超适应性支持通气术在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从而进一步的证明适应性支持通气术确实可以在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并大大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 年 6 月 至2019 年 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选取58名患者,这些患者全部都被诊断为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这些患者都具有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症状, 伴有低氧血症,并且心血管功能正常,以上症状均符合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标准。所以对这5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名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的30名患者,其中男性11名,女性18名,年纪在45~68岁,平均年纪58岁。对照组中的30名患者,男10名,女性19名,年纪在42~71岁,平均年纪59岁。这些患者的其他情况,身体状况等等都很相似,没有较大的区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首先选用最佳的PEEP3~5cmH2O, 气触发灵敏度设为2L/min,高压报警上限预设为 35cmH2O,PSV 水平为10~12cmH2O。30 min 后复查血气,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以40%为下 限。脱机成功定义为呼吸机撤离48h以上、未再 次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或无创通气。
观察组:首先分析患者们理想体质量,每分钟的通气百分比先设定为100%,然后在通过呼气末正压的数值进行调整。在30分钟后再查看患者的血气,然后再次调节通气百分比。正常的吸入氧浓度标准以40%为下限。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在接受适应性支持通气的观察指标,根据患者们的治疗质量以及在治疗中患者们的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指标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这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
判断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经过适应性支持通气的治疗,患者们的治疗非常成功,并且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指标接近正常,患者对这种治疗方式也非常满意,具有统计学意义。失败:经过适应性支持通气的治疗,患者们的治疗非常成功,并且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指标没有较大改善,患者非常不满意这种护理模式。并且之后的统计数据,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相似没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Bonferroni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最后用方差分析进行一遍核实。
2.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机械通气呼吸对比
观察组:观察组中的39名患者,其中36名患者在适应性支持通气的治疗下顺利恢复,其中3名患者出现一些炎症反应,并且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39名患者,其中31名患者在适应性支持通气的治疗下顺利恢复,其中8名患者出现一些炎症反应,并且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通过患者们的手术完成情况以及患者们后期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内的机械通气呼吸指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并且PaO2、 PaCO2 和 SaO2 (%)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通过这段时间数据的记录和汇总。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们的治疗康复情况以及患者们的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综上所述,适应性支持通气确实可以大大的降低患者们在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病症中的死亡率。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成功率,保障患者们的生命安全,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建,代文静,马春兰,李万成.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2018,38(09):667-671.
[2]阎锡新,高耐芬,刘菲菲,石玉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比较[J]. 临床荟萃,2019,24(02):102-105.
[3]陈勇鹏. 新活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2020(07):1624-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