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方惠茹
[导读] 研究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预后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预后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表现,分析差异护理干预下患者在术后康复进度、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对优质护理的预后影响做出科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心理状态表现更优越,且差异明显(P<0.05);术后随访(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之后,实施优质护理,对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水平大有裨益,可对患者焦虑情绪消除产生正向影响,对减少并发症也有所帮助,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预后影响评估

        前言: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病变中为多发疾病,患者年龄通常在30~50岁之间,当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时,则应采取手术手段进行治疗,可取得实质性的治疗效果[1]。以腹腔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技术性较高,术中患者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而且在手术之后恢复时间也较短。但患者接受该手术后,仍然会出现手术常见的副作用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情绪消极、焦虑、出现并发症等。优质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升级,采用该手段,可使接受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恢复速度和效果提升,消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使患者的术后体验得到优化,满意度更高。本研究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术前检查,实施高质量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完成手术之后,为患者实施抗炎处理,保证营养供给,进行补液治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体征,观察是否苏醒,对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对手术切口实施科学护理。
        观察组采取对照组护理手段之外,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高质量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1)术前,与患者进行轻松交流,准确评估其情绪状态,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应激影响。(2)术后,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为枕平卧,卧床休息8~12h,增加巡房次数,根据患者术后差异性表现,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电视节目等帮助其放松心情,避免过于安静而导致患者多思。(3)出院前,重点讲解术后护理知识,时长应在10~30min之间,从病因、常见临床表现、日常护理、饮食、用药等方面,对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并留下有效联系方式,保证随时沟通。
1.3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和对比。手术之后各项指标对比,排气、排便情况,进食及下床活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对患者术后情绪状态进行评估,核心评估焦虑程度,使用SAS评价表,该评价中:正常,<40分;轻度焦虑,40~49分;中度焦虑,50~59分;重度焦虑,≥60分。统计例数,评估严重程度,比较数据。术后并发症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术中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手术时长、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将术后康复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对照组排气(45.03±6.58)h,进食(45.26±11.04)h,排便(59.31±6.98)h,下床活动(28.06±4.32)h,住院时长(6.98±1.42)h;观察组排气(34.91±3.85)h,进食(36.75±8.35)h,排便(50.31±5.43)h,下床活动(23.42±2.74)h,住院时长(5.01±1.02)h。对比可知,观察组各项均具有更加优异的表现,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对比手术进行后的患者心理状态水平,对照组正常32例(57.14%),轻度15例(26.79%),中度6例(10.71%),重度3例(53.57%);观察组正常52例(92.85%),轻度3例(53.57%),中度1例(17.85%),重度0例。对比可知,观察组术后24h患者心理状态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患者出院1个月随访,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热7例(12.50%),出血3例(53.57%),尿潴留5例(89.29%),总发生率15例(26.79%);观察组发热1例(17.86%),出血0例,尿潴留0例,总发生率1例(17.86%)。观察组表现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 3 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具有隐蔽性特点,当前数据显示,30岁以上女性约有20%患有子宫肌瘤,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实际数据应远超该数据[2]。对于该病成因,当代医学领域尚无统一意见,但对以往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该病症在女性生育年龄具有多发性,但生育条件消失(即绝经)后,该病症可自行消失或萎缩,基于此种情况,大部分研究者支持雌性激素与子宫肌瘤有密切关联。也有研究者提出,饮食习惯和身体炎症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都是诱发子宫肌瘤的主要因素。药物治疗需要以疾病诱因为基础,所以对于子宫肌瘤,用药手段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多采用手术方法应对该病症威胁。以腹腔镜和宫腔镜为手术引导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女性身体伤害较小,手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临床应用较广。配合优质护理,可实现预后影响积极性提升。
        综上,对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优势护理,升级护理科学性,优化护理质量,可增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降低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危害,应予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玮,祝晓丽,马曦等.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6):92-94.
[2]王俊芝.全程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06):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