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替洛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参与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而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洛非班。对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中TIMI血流0级、1级、2级以及3级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1/20)5.0%、(1/2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替洛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同时降低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替洛非班;TIMI血流;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in this study, 4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pla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For 2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used, while for 2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irofiban was combined on this basis. TIMI grading, bleeding and acute or subacute thrombotic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I blood flo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acute thrombotic events and subacute thrombotic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 / 20). 0%, (1 / 20) 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irofiban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onary blood flow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irofiban; TIMI blood flow; thrombu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以及发展与血小板激活、血栓等有一定的关联。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介入治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无法恢复TIMI3级血流,这样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可对患者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制剂,降低血栓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参与研究,对替洛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参与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45岁~70岁,平均(56.3±4.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46岁~70岁,平均(56.8±4.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療前4h,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300mg以及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300mg[1],嚼服。在患者手术完成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78),皮下注射,连续注射7d,每日次一次。
1.2.2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洛非班。替洛非班(远大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2],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首次使用量为10μg/kg,给药时间控制在3min以上,后续以0.15μg/kg/min的剂量连续滴注36h。
1.3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研究所得各类数据,均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采用( )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TIMI血流情况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中TIMI血流0级、1级、2级以及3级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及急、亚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均为(2/20)10.0%,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1/20)5.0%、(1/2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在血小板激活聚集、溃疡以及破裂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血栓,导致患者血管闭塞,如果不能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会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因此,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本文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参与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而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洛非班。对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替洛非班能够有效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的结合,避免血小板交联以及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对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可起到良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替洛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同时降低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疗程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2):90-92.
[2]陈世君,余皓月,卢慧,等.替罗非班在老年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142-145.
[3]闫丽儒,姜连娣,薛慧峰,等.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9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