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费县供电公司 273400)
摘要:电能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社会各个领域获得了普遍的推广,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代进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低碳环保节能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系统运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运行效率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其对电力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有效提高运行效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因此,对于有较高综合性、复杂结构的电力工程体系,应该加深对其的研究,有效的解决电力工程自动化中的问题,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在信息技术高速进步的背景下,电网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配电网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同时,这也促进了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综合技术。电力自动化是由现代电子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综合学科,主要负责对电力工程的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电力自动化,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此控制,良好的控制系统也有利于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电力自动化首先要建立在电力系统的标准之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成本。时刻关注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为日常工作统一标准;②通过电力自动化的特点,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降低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③分析并收集电力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检测,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④电力系统中往往包含多个子系统,因此还要对这些子系统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2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
2.1配电网自动化
所谓配电网自动化,即全面改造城乡配电网,以便实现电网全面发展。其中,如果拥有越高的网络化程度,那么电力系统便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以及应用,进而确保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2.2电网调度自动化
计算机是现代电网调度系统的核心,计算机可以用来对电网进行监控,并且分析电力工程中出现的故障,从而保证电网调度系统的正常工作。其工作内容是利用对象数据库技术,建立相关电力工程的检测控制系统,来实现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同时也应该让两种系统相互关联,使其能够及时获得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反映出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来进行强有力的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控制。此外,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还能够降低电网的损耗,其原理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电网损耗的原因,进行更加科学的调度,从而降低电力损耗。
2.3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重点是借助通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来使信息得到集中的处理以及合理的运用。这样便可以优化设计、重新组合整个电力系统,进而为搜集、处理信息数据更加科学、合理以及高效,最终对整体电力体系的工作以及操作实际状况进行更有效的监控。
2.4信息传输的自动化
电力信息传输系统是有远动通道和远动装置构成,运用这两部分来进行信息传输。远动通道由载波、微波、光导、声频通道等组成,通道的种类有许多,通过通道传递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远动装置具有遥控、遥测等功能,通过远动装置,可以发挥信息传输自动话的功能。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具体来说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1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的应用
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来看,现场总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中。现场总线技术是利用数据模型,经过变送器收集电量数据后发出信号,再经过数据模型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做出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知,现场总线技术并不是对现场整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而是根据需要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控制。在电子工程的实际工作中,电力装置的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它集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现场总线技术能够满足系统和数据多样化的需求,并方便电力系统内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3.2主动对象数据库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在电力系统的监视上,从设计、开发到封装阶段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目前已经得到了技术人员的广泛认可,和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相比,主动对象数据库的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在主动对象数据库中,可以利用系统的远程监视功能,对对象函数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此外,信息技术时代下,触发机制开始受到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数据库监视技术可以进行良好的控制,提高的数据的传输速度,同时也能对数据进行更有效、更严格的管理与利用。
3.3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光互联技术是利用电子交换和电子传输技术,对网络进行拓展并重组编程结构,具有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控制数据等功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光互联技术不受电容负载的限制,能够不同条件下对监控的需求。除此之外,光互联技术具有高级应用和电网分析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工程调度员的调度工作提供依据。还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它可以加大处理器的干涉能力,使设备具有更强的抗磁干扰力,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工程的功能可信,因此,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4自动化的电力补偿技术
之前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和低压补偿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的相互补充,这种传统的补充技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使得以电线负荷为主的用户可能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以及出现电线负荷不足或者过多的现象,这种传统补偿技术没有考虑到关于平衡电压的问题。现如今采用的只能无功补偿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使得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分相补偿、三相共同补偿、稳态补偿以及迅速补偿相结合,解决了单一固定补偿不足的问头以及提高了适应性。此外,现如今采用的先进投切开关可以智能的对电容器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补偿的精确度。
结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技术逐渐被取代,这一变化更加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机遇。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能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成本投入,又能提高用电效率、增大经济效益。但是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今后必须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电能的产量为目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电能,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新,蔡贤钢,刘亮.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有效应用[J].机电信息,2017(18):109-110.
[2]周立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6,7(24):36-37.
[3]徐梓涵.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16.
[4]王晓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