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电韶关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省韶关 512400)
摘要: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电厂内的电气设备也在不断的改造与升级。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升级与优化,对电厂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传统的检修方法已经无法保证新时代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应该结合电厂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研究新型的电气设备维护方法与改造技术,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措施
1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重要意义
电厂内的电气设备主要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以及构造复杂,相比其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更加特殊,而且在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1]。为了能够满足电厂设备运行的生产需求,电气设备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样一来也就提高了对电气设备各项运行参数精确性的要求,为了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优化与改造,积极做好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各种细节化的工作措施得到落实,以此来降低电气设备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根据电厂生产的特点,可以通过编制可行性、操作性较高的工作方案,确保电气设备的各项检测、养护与维修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确保电厂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2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
2.1自身因素
在电厂进行电气设备元件的采购时,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不同批次以及不同产地的电气设备元件的质量都有所差异,如果采购了质量比较差的电气设备元件,并将其投人到实际生产中,则势必会对整个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运行效率。
2.2外部因素
电厂内的电气设备实际运行的环境非常复杂,很多电气设备的元件都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温度、电磁场、环境以及雷电等因素的影响[2],从而导致电气设备元件发生损坏、失效的情况,使电气设备的工作失真,最终对整个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检修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比较低,在拆卸电气设备元件时,导致其损坏,或者是检修与维护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会使电气设备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破坏。同时,部分检修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将相关的规章与制度落实到实处,各方面工作也不够细致,而由于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其实际的运行效率。
3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
3.1电气设备故障的应对措施
在电气设备故障管理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电厂需要利用更新管理思想,加强系统的整体控制,从而构建更具有安全性的设备运行环境。首先,做好一些突发故障风险的管理控制[3]。组建专业的维护小组,就具体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包括检修周期的设定,针对设备的异常跳闸等不良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干预实现故障风险的全面控制。其次,做好发电机温度异常的控制处理。结合设备整体的运行条件,就温度异常的位置和原因进行准确定位。之后,通过二次干预控制的原则支撑采取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发电机整体进行降温操作处理。同时,做好电压异常的诊断与控制工作。做好电压参数的全面监控,针对异常现象及时进行诊断与分析,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正常。
3.2备用电源切换故障解决措施
在电气设备运行领域,做好备用电源管理与故障控制工作,对促进电厂内部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具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有效杜绝该范围内存在的故障风险,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控制工作。首先,做好相关数据参数的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切换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保证电源切换的即时性,有效的降低故障风险。同时,对具体的操作技术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切换工艺,选择自动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操作处理,从而保证整体置换效能获得全面提高,也能够有效的杜绝因为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故障风险增加。此外,做好备用电源的性能检测工作十分必要。定期就内部的电池元件以及具体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性能符合转换需求。
3.3善电气设备维修与养护制度
在对电厂内电气设备进行管理时,还应重点关注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养护与维修,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周期。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这样就能针对不同的数据及时做出反应[1],找出故障,并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果,有效降低电厂损失。同时维修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设备分级这一管理模式,利用分级维修管理方案,找出电气设备的故障,并准确判断不同故障所对应的维修等级,而后找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就能真正发挥出维修工作人员的作用与能力。此外,在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管理时,应以预防为主,进行定期抽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3.4运用有效手段避免电机故障的发生
为了避免电机故障对正常生产带来的影响,管理工作者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切实降低电机事故的发生率:首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电机温度急速提升,则要立刻进行报告并关停电机;其次,如果发现电机漏气或漏水问题或进油困难等,应加大关注力度,对电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对电气设备造成更大损;最后,电厂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与领域专家来共同编写发电机安全运行措施,内容不仅要全面,还要具有针对性,让有关人员深入学习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3.5运用有效手段来规范电气操作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是人为因素影响的,并且人为操作失误常常会对现场操作人员造成较大伤害,因此应极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首先企业除了加大培训力度之外,还应组织相应的实战训练,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有效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其次要在有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让员工深入了解制度内容,比如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没有上级领导的批准操作人员不能随便关闭防误闭锁装置,若有员工违反了此条规定应严肃处理;电气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相应的规范与步骤从进行操作,不能凭借主观经验随意改变操作步骤或操作内容,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疑似出现问题,则要立刻停止操作,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内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电厂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进度,因此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应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制定电气设备管理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做好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工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晨阳.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J].通讯世界, 2019,26(11):180-181.
[2]吕智嘉.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措施研究[J].新型工业化, 2019,9(10):100-103.
[3]刘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9 (26):194.
[4]刘能文,黄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96.
[5]宋红卫.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 (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