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应急处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高俊峰 兰辉
[导读]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很多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数控机床的普及使精密零部件的加工不再困难,有效保证长时间良好运转是对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  陕西宝鸡  721009)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很多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数控机床的普及使精密零部件的加工不再困难,有效保证长时间良好运转是对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数据机械设备自动化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能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质量。然而,当前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电气故障,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基于此,分析数控机床电气故障情况,提出相应的维修方案,旨在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故障类型;维修措施;应用价值
        与其他类型的设备相比,数控机床设备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运行效率并非由自身的性能决定,而是由数控机床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决定。由此可知,对数控机床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数控机床设备电气故障发生率,确保机床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重视数控机床设备的应急处理工作,对电气故障,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与养护措施,从而有效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率。
        一、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按照生产标准,将原本生产所需要的各项工艺流程、工件尺寸等用代码进行设置,通过控制编程,将代码信息传送到数控系统,系统再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向各执行元件输送操作指令,控制其按照设置生产相应工件。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有以下三方面优势。第一,加工质量稳定可靠。因为数控机床在生产加工前,会先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数控加工部分,并且进行轨迹仿真,因此保证了同批零件的生产质量。第二,加工精度较高。数控机床会通过数字信号对机床运动轨迹等进行规范化调整,其精度等级较高,而且会通过计算来消除一些设备误差,从而保障加工精度。第三,简化工作流程。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生产,工人只需要做好前期参数设置、编程工作,机器就会自动进行批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仅需要刀具准备、观测加工状态、及时装卸零件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操作安全系数与生产效率。
        二、数控机床设备常见的电气故障
        1.数控机床设备的软硬件故障
        具体来说,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软件与硬件出现故障较为常见。倘若数控机床设备硬件出现故障或损坏,相关人员需对整个数控机床设备进行修复。难以修复时,需要更换全新的设备,以确保数控机床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转。数控机床设备软硬件出现故障,主要是因为编程错误或是设置参数错误。因此,对数控机床设备软硬件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具体程序的内容进行改变,并调整参数,确保科学操作,从而有效避免数控机床设备出现软硬件故障。
        2.数控机床设备的系统故障与随机故障
        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一旦应用时间增加,易出现系统故障和随机故障。所谓系统故障,是指数控机床设备的设备系统较为老化,在其运转一段时间后产生系统故障。随机故障则是指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系统故障和随机故障都较为复杂,因此对其进行检测与维修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保证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为有效避免系统故障问题和随机故障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随机故障的排查工作,多增加排查的次数,并且需要反复调试系统结构,从而有效保证对故障的检测,充分发挥维修措施的效用。
        3.数控机床设备的一般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
        根据数控机床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故障问题发生的概率对常见故障进行划分,可分为一般性故障和突发性故障。所谓一般性故障,是指数控机床设备运行时间较长,周期一长易出现超过负荷运行生产等必然性故障。对一般性故障进行检测与维修,可依靠人的多感官系统进行观察、控制与预防。突发性故障则是指难以准确预测的故障,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电气接触不良、部件损耗等。


        三、应急处理方法
        1.自我诊断功能法
        当前,绝大多数数控机床设备数控系统存在自我诊断功能,能够为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带来便利,提供相应的诊断信息,同时能全程有效地监测数控系统软件运行,从而为维修人员对设备电气故障进行诊断提供方便。运用自我诊断功能法进行检测,倘若出现异常情况,数控机床设备会出现报警信息或是二极管指示故障信息,需立刻切断电源,确保数控机床设备能够稳定运转。科学、合理地运用自我诊断功能法,能够呈现出系统与主机的数控系统部件,促进相关维系人员寻找到故障位置,即发生于数控系统部位还是机械部位。数控机床设备出现停机故障,通常是因为软件故障或者操作不当等。因此,出现系统故障后需要检查软件,从而有效保证维修的工作量。另外,数控机床设备出现故障后会产生报警信息,维修人员需要结合报警信号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
        2.组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作为数控机床主要的使用者,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往往与电气故障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避免误操作造成的电气设备故障,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相关操作人员对操作制度与数控机床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有效保障操作人员在对机床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便有效提升机床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思想观念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操作人员队伍专业素养的强化,推动操作能力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及时实现问题的解决,避免损失扩大。
        3.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
        第一,应避免机床电气柜被打开的次数,因为在工件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及油雾。这些成分飘入机床内部,会影响许多电气元件的工作,从而导致电压不稳等电路故障。尤其是在夏天,一些工作人员会打开柜门帮助机器散热,这样反而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应加强制度约束力,除非检修或一些特殊情况,否则,不允许打开柜门,影响正常生产。第二,要定期清洁散热系统。有时机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机温过高可能是因为散热系统出现问题,因此,操作人员在每日点检都应检查制冷系统工作状态、冷却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并定期清洁风道过滤器、散热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第三,定期更换电池。一般情况下,即使电池内仍有残存电量,也应每年进行更换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在系统供电状态下进行电池更换操作。另外,如果长时间不用机床设备,也要定期对其进行通电运行。让设备空运转产生热量去除内部潮气,保证设备各部位的可靠性。
        4.密切监控数控系统的电压
        多数情况下,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约在额定电压值的90%~105%,若实际电压脱离这一范围,则无法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可能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因此,在维修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对电网中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与分析,以便保障电压值符合标准。同时,针对电网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为了实现电压的合理控制,相关部门应为其配备相应的稳压电源,以便有效实现电压的控制,确保电压值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维修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因此,这对相关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电气调试经验,从而有效处理数控机床设备的故障问题。
        参考文献
        [1]文辉.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0):112-113.
        [2]马延斌,张化平.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诊断维修与机床保养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176-177.
        [3]武洋,潘思思.浅析数控机床的电气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