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江口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行业的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员工更加需要具备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等条件,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管理机制状态下,不利于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引进新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方法
1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是全面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员工教育作为现代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人力资源的直接手段,有效的员工教育培训不仅能够更新员工生产观念、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能增加员工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员工在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自身发展。随着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电力企业必然要面临着来自市场的竞争,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电力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充分挖掘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人才储备,这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高电力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2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现状分析
2.1教育培训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使得教育培训管理力度不够或教育方法错误,最后往往得不偿失,不仅无法有效发挥教育管理在增强员工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同时还会挫伤员工积极性。
2.2教育培训管理方法不科学
尽管部分电力系统已经树立科学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同时也将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纳入了企业发展日常事项当中,但是仍有大量数据显示,我国电力系统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普遍存在方法不当、不科学的现象,大部分电力系统依据采取传统任务式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对员工素质能力发展需求没有进行有效调査,导致教育培训工作出现许多弊端。这种过于注重形式的教育培训管理方式,往往忽略了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尽管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效果,最后出现培新效果不佳、员工整体素质仍待提升的后果。
2.3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大多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和片面,只根据培训期间的表现来评价培训效果。培训讲师虽然可以通过员工参加培训前后的测试来观察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的变化,但是由于测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方案的不尽如人意,使得测试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培训工作的效果,缺少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也无法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培训管理工作无法改善,培训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加之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培训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处,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精力。
2.4员工学习积极性不强
随着电力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电力系统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已趋常态化,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计划的安排上,仍缺乏长远性,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教育培训实用性不强,教育培训能够与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契合度不高;加上高层管理人员认识误区的影响,电力系统员工对于教育培训管理的重视度也存在普遍不高的情况。
员工大多认为企业对于自身的教育管理不过是走形式,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常常敷衍了事,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均较弱,导致教育培训无法达到预期培训目标,培训失去意义。
3改进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建议
3.1转变教育培训管理理念,改进教育培训管理模式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健全。在进行相应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前,企业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市场需求和员工需求的调研,以使培训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全程融入培训效果的评估,并鼓励和促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应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人员的转型,人员转型的第一步是思想的转型,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对此,企业在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积极培养和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这也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其次,明确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员工需求和市场需求,确保培训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2建立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机制,使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能够获得组织、资金、人员上的保障,使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更具计划性和目的性。完善培训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培训规章制度,规范培训管理工作流程,合理编制预算;建立培训中心,提高培训师选拔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计划制定过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使培训目标和实际需求吻合;加强对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监督,完善奖惩机制,从员工反应测评、学习效果、行为改变、产生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价培训效果,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阶段性考评,形成闭环管理。
3.3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
员工不愿意接受培训或培训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工学矛盾造成的。所以企业首先应积极转化培训效果、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消除员工顾虑;其次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深化员工对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通过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使员工在主人翁意识的支配下,意识到教育是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确保员工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有效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引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潜能
以学习数据作为依据,定期对电力系统员工实施阶段性考评工作,鉴定员工的学习效果,制定出必要的公平、公正奖惩机制,积极开展素质鉴定工作,综合评价员工的素质提升状况,从而激励电力系统员工全面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此外,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促使电力系统员工加强学习,努力进取。
4结语
总之,在新世纪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下,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决定了电力企业是否获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电力企业应当完善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使员工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员工能够始终满足新时期下的电力系统发展需要,进而才能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加强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8.
[2]乔娇,赵娜,雷君杰,生一兵.加强电力系统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