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源结构不断调整,电网建设不断加强,电力装备技术不断提高,电力企业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和应用策略,全面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供电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1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应用方面
1.1仿真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而言,应首先开展类似模拟特色化的相关性实验,以准确地断定电力系统是不是可以顺利运行。这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模拟手段或技术不够先进,且具备较长的持续时间和复杂的流程,以及检测结论较难真正地体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而应用电气自动化中的仿真技术可以很好地优化和处理传统的实验部分,以使检测质量与效率提升。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可以形成相应的协议,进而可以通过网络很好地向供电企业客户端传递所需要的一系列信息数据,以真正地优化一系列不符合的指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除此之外,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进行动态监控与仿真建模,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从而降低电力企业的维修与保养成本支出。
1.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属于一个关键的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能够使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稳定性明显提高。在长时间的运行中,电力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或故障,这对稳定地供应电力形成了影响,倘若应用传统的排除故障的方式,不但耗费很多的物力、人力,而且会从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有关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我们能够发挥自动控制以及程序连接(属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范畴),及时明确一系列的故障信号,且结合中央处理器加以探究,从而向检测端发送故障信息,让工作者可以迅速地发现故障信息,且实时开展维护和检修工作。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地降低了运维成本支出,而且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1.3电网调度的应用
在全面到来的信息技术时代下,电网调度中日益深入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可以高质高效地进行数据信息等的采集。而我们将电网调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化地分析和处理采集的信息,进而可以搞好设备监控、参数调整、信号警报呈现等一系列工作,从技术和数据上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与不间断运行。基于持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电力行业日益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有效地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很好地处理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实现人们越来越增长的电力需求。总之,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自动化与智能化地调度电网,不但使电力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工作难度降低,而且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大增加。
1.4集成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力管理过程而言,无论是对于电力安全工作,还是对于电力维护以及电力分配等工作而言,都保持相应的独立性,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一些环节间难以有效地进行衔接。鉴于此,必须统一管理,确保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提升。而集成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真正将很多种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将之应电力运行与维护中,可以真正地使得整体电力系统管理变得尤为科学与合理。
2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2.1电网调度自动化
目前电网结构较为复杂,为维护电气工程的稳定,需要在电网调度方面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该应用基本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检测等技术对用户的用电状态进行自动监控并且自动排除故障,摈弃人工监测的传统模式,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目前我国应用的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浏览实时图形、安全预警、大电网统一建模等一系列功能,并借由网络与计算机后台数据库相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
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对电网的运行情况随时随地地进行监测,实时采集、处理监测到的相关数据,有效评估电网的运行状态,预测电力负荷,做到一有情况就能及时应对,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进一步消除了电网运行中的各种隐患,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具体来说,其应用表现在三方面。首先,采用经济调度技术,使信息交互更有效率,使故障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能够预先了解安全隐患并加以控制,确保电网调度运转的安全性。其次,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有效分析,及时记录并分析负荷数据,一旦发现有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发生事故,减少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电网内部已经建立了一套高负荷预警机制,能够预判各用户的用电情况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电力生产情况,实现电能分流,错开用电高峰,保障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到故障的源代码和位置,通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还缩短了故障维修的时间,保障了电网的平稳运行。
2.2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根据我国发展情况和变电站建设项目的情况可以发现,进行小范围的变电优化不能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要求进行严格的变电运行监管,确保电力项目按照进度进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使变电站工作效率获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变电站自动化改造是非常重要的,变电站运行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在执行中,可以实现二次设备的现代化和集成化操作,可以把光纤替代成信号电缆。进行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可以实现变电站管理和记录工作的统一进行,更好的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
2.3发电厂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此方面的应用一般说的是分散测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分散控制发电厂的生产运行环节,还能够对其实现集中管理,对于发电厂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该系统采用多层分级、分层控制的结构,具体包括过程控制单元、以太网、工作站以及通讯网等部分。就过程控制单元来说,其负责全面远程监控并且分析处理生产单元发出的信号,并监测其他相关联的运行参数或者数据,将监测结果直接输出作为数据驱动,向相关的执行机构直接下达驱动指令,发挥出分散控制效用的最大化。就工作站来说,运行员工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是其两大组成部分。运行员工工作站主要就是接收和发送信息;工程师工作站主要就是诊断和维护相关信息。过程工作单元则负责将设备运行的信息发给工作站,然后工作站将控制信息再发送给过程工作单元,如此这般便实现了工作站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综上,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分散测控系统,不仅可以解放大量人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工巡查的劳动强度,还能对整个电力生产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保护,降低了风险系数,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人们的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当中,能够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实时化监控,同时又能够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进而确保人们的正常用电,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8-189.
[2]钟维.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3(26):252-252.
[3]郑坤民.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2):31+32.
[4]刘翠蓉,杨忠华.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7(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