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好坏,对于公路工程能否在规定期限内交付竣工,以及公路工程交付竣工后能否正常投入使用具有极大的影响。路基既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又是公路工程的重要承载结构,要求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水稳定性。客观地说,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所以路面出现的一些病害,根源还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为此,全面探究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①路基不均匀沉降;②路基起弹簧、表层蠕动、推移、松散、起皮;③路基纵向裂缝;④雨水作用下,路基边坡发生冲沟、坍塌、坡面变形等,这些都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通常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所导致。
1.1路基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如下:(1)路基和其他建筑物间衔接处的材料选取不达标,导致碾压时没有充分压实,从而使得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下沉。(2)路基施工中对软土路基部分没有进行处理或是处理方式不正确也会造成路基下陷。加之工期比较短,没有充足的时间让路基进行自然沉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后续施工只会将问题反映在路面上。
1.2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路基常见问题之一。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或中线编位,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宽度不够,达不到路基设计宽度或中线偏位而进行填补帮宽,帮宽时又没有按规范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路基竣工后,帮宽这部分逐渐下沉、滑移,致使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施工规范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是产生纵向裂缝的因素;路基压实工艺不当或压实不到位,致使产生纵向裂缝。填方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加宽填土宽度,路基设计宽度内的压实度才能得到保证,填方边坡才稳定。
1.3路基起弹簧、松散、推移、起皮
路基起弹簧、松散、推移、起皮都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形成原因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填料为粘性土时,碾压层下有较弱层,上层碾压时反射至下层;填料中混入高液限塑限的淤泥、有机土等不良填料,引致路基起弹簧; (b)碾压不及时,表层土失水过多,偏离最佳含水量大,无法充分压实,达不到规定密实度,土体松散;(c)为调整路基高程而的填薄层粘补土,造成表层推移、起皮。这些路基病症,都是施工工艺不妥而引起,只要加强全员施.工质量意识,严格控制路基高程、填料含水量、分层厚度等,杜绝不同土质混填,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就可以减小或避免路基出现上述病症。
1.4路基边坡冲沟、坍塌、坡面变形
在雨水作用下,路基边坡常常发生冲沟,造成路基坍塌,坡面变形等,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而且修复较困准。路基边坡抵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路基两侧压实度不足及排水设施未做好。对于高填土方路基段的边坡未作护坡防护处理,排水设施又不完善或未及时疏通排水沟,急流槽少或位置不合理等这些都是造成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的原因,这些防护措施都应该在路基施工中同步完成,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而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放样测量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做好标高控制点放样测量工作。在正式施工前,对标高控制点予以复检,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展放样工作。在测量过程中,对导线、中位线与水准点进行复核检测,注重各基准点的精确性。在正式测量前,严格检查测量仪器设备,使各类仪器设备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尽可能的缩小测量误差,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路基填筑
在进行路基施工中,填筑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质量,针对这一个环节。其中,路基的压实强度尤为重要,所以,在其余施工工序完成的基础上,就需要格外重视这一项工作:第一,直接选择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配合18~21 t的静碾光轮压路机实施路基的碾压处理。第二,在实际的压实过程中,基于地质环境来选择碾压方式。
一般路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 cm不小于10cm,石质填料不大于45 cm,如果原地面不平,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土壤填料时应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填筑并压实;路基填筑压实的宽度应不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整边坡,严禁宽度不足进行帮宽贴坡;填筑时应有双向横坡,以利于排水;再者路基填筑时应做到随挖、随运、随摊铺、随碾压。总之,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始终保证分层填筑的平整度、密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度,这样才有利于路基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
2.3填料选择
公路施工中,路基的稳定性是由路基的压实程度以及填料选择所决定。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料。
路基填料主要包括塑性指数合格的土、砂砾和含水量,而那些塑性指数较大的黏土则不适合作填料。如果一定要使用黏土,则要选用含水量适当的黏土并实施碾压。在进行路堤填筑时,要先对原路面进行处理,如果原地面为耕地,在填筑前要先对其进行填平并压实,如果周围有草丛要先进行清理,对于含有腐殖土的土层也要使用机械将其清除并换填。
2.4排水施工
排水施工作为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的关键,所以,施工企业就需要格外重视这一个环节,要求做好施工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控制,避免操作不当造成路基施工质量的降低。第一,地表水的排除,可以选择分散排水法和集中排水法。利用急流槽、排水沟、截水沟等设置、地表排水管安装等方法来做好地表水的引流。第二,针对地下排水,在不影响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对应的暗沟、盲沟、渗井,亦或是利用渗透管,直接排除地下水。
3加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积极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掌控施工流程、施工要点与施工规范,且严格遵照既定流程与标准规范执行操作。要想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必须积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全面且客观的分析施工环节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各施工环节衔接过渡的流畅性。
3.2严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是路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只有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改进整体路基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及时替换质量不达标的填料。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路基填料填筑厚度,最大不超过30cm。
3.3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指定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重难点环节。其次,积极组织工程验收工作。待施工作业完毕后,对施工质量展开检查。在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结论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能够令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目前阶段下,高速公路的安全设计,需要深入探讨当地风土人情及地理面貌,了解边坡维护的具体技术层次,施工企业只有重视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公路的建设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路基养护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的具体施工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在具体分析路基沉降及塌陷问题时,需要考虑到车辆超载对于地面沉降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武静.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技术分析要素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13):251+254.
[2]彭海波.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7):233-234.
[3]杨帆.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239-240.
[4]赵华安.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7,43(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