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如果对沥青路面施工不够重视,就会使公路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出现裂缝、翻浆甚至是车辙等情况,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很容易给车辆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可以有效提升其施工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不仅有助于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对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更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沥青路面是公路结构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项环节在公路总体质量控制方面起着决定性的效果,所谓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主要是指引进性能良好并且符合规范性要求的沥青混合材料,根据规范性的施工流程将材料铺设到基层上,全面增强公路质量,为人们行车提供良好的舒适性。一般来讲,沥青外加剂和矿粉等相互形成了沥青混合材料,该种类型的混合材料通过有关流程最终成为沥青路面,所以当实施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时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方式,严格对质量进行管理,以此促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安全开展。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1.1沥青混合料配比
作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材料,沥青混合料的合理配比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在确定沥青混合料配比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搅拌工艺,控制混合料搅拌温度、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的合理性。对混合料进行抽样试验,检验混合料的设计配比与压实性能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并根据实际检验结果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混合料配比调整,确保其达到最恰当状态。调整拌合机状态,确保其稳定性,采取抽提和马歇尔试验,根据马歇尔设计指标对照抽样试验结果,对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性进行检验。
1.2沥青混合材料的搅拌与运输技术
沥青混合料能否搅拌均匀,是否按照配合比例配制是沥青材料施工的重点。沥青混合料在搅拌前,施工备料要充足,保证沥青搅拌设备的正常使用,搅拌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随时查看材料搅拌情况,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沥青混合料依照要求搅拌均匀后,需由大吨位且带有自卸功能的运输车辆运送至沥青公路施工现场。在车辆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表面需覆盖篷布或其他保温材料,以防止因温度降低或雨雪天气影响造成混合料表面凝固。此外,在大型运输车厢底部要涂抹大量油水混合物。摊铺现场需有多辆工程车等待卸料,以保证摊铺过程中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1.3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在应用摊铺机设备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控制好该项设备的运行速度,从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如具体的摊铺厚度、宽度以及施工设备。通常来讲,摊铺机的最佳速度可以设置在2~6m/min之间,在摊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保持缓慢且均匀的状态来操作摊铺机,与此同时应当做到一次性完成摊铺工作,禁止随便更改或者是调整摊铺机的运行速度,以免发生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人员再次对摊铺机进行修整的,不过当对相对特殊位置进行摊铺的时候,比如十字路口或者是交叉口,就应当派遣专业性的人员进行指导调整混合料的比例,其次摊铺期间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时,应当重新进行摊铺工作,对于应用的扭绕式钢丝,直径不可以超出6mm,并且每间隔5m的距离便装设钢丝支架,增强拉力,将钢丝安装到摊铺机的左前方,采取横坡仪设备加以控制,而且摊铺机后方也必须要安装钢丝,等到完成摊铺工作以后,就可以应用走雪橇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
1.4沥青路面碾压技术的应用
当前阶段,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到相应长度以后,就需要碾压路面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密室程度,使其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通常来讲,在铺筑工作开展前期的阶段中应当实施实验性的铺筑工作,检验施工方式以及施工组织是否具备合理性,确定基本的厚度参数和机械配置情况。
在碾压工作开展期间需要遵循纵向进退的基本原则来操作压路机,从边缘朝着中线进行碾压,而处于平曲线超高段中,则是从内部操作外部进行碾压,保持压路机驱动能力和摊铺机方向处于一致性。其中碾压流程包含了三方面,分别是初级碾压、复压和终压,其中初级碾压是以双钢轮压路机为主,复压主要是将钢轮震压和重型胶轮静压方式相互结合到一起,共同碾压4~6遍左右,进而使混合料符合标准的压实要求。最后终压,应用钢轮静压两遍,将轮迹彻底消除。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方面是,碾压速度不可以过快,应当以慢速方式为主,在碾压工作开展期间,禁止压路机出现紧急制动现象,而且混合料温度控制是提升碾压质量的重点,在终压环节中,碾压温度不能够低于65℃。
1.5沥青路面接缝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保障路面接缝处理的效果。科学应用接缝技术,能够保障接缝的处理质量。一般情况下,在接缝路面中,多重接缝技术的应用相对普遍,例如,应用纵向接缝法,在接缝的处理上,保障两台摊铺机作业的同步性,并保障其摊铺速度符合工程要求。小距离接缝位置铺设处理结束以后,应用热接缝技术与碾压施工处理方式,提高接缝处理的整体质量。在混合料摊铺施工中,往往可以预留特定宽度的位置,在此预留区域内,不进行压实施工,应用热接缝处理方式,实现跨区域碾压,有效降低了纵向裂缝出现的概率。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的控制措施
2.1严把入场材料关
沥青路面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沥青、砂石、石屑以及矿粉等施工原材料。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要求,施工企业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施工原材料采购管理力度的加强。沥青路面施工中使用的所有施工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经过筛选的施工材料与沥青路面施工的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然后合理的进行施工材料质量、服务以及价格方面的对比,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确定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施工材料供应合同。(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施工企业必须在材料到达现场后,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原材料型号、质量等的对比和筛查,并在检查合格且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才能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3)施工人员在领用施工材料时,必须向材料保管人员提交施工材料的领用说明,并做好施工材料的出入库登记工作,避免因为施工材料领用混乱,而影响到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路面检测
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应用路面检测技术检验施工情况,发现施工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路面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路面抗滑检测。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指数高低是公路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志,在抗滑检测中应用摆式摩擦仪的效率不高,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一级公路、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检测中,主要采用抗滑系统测试车进行检测;②路面平整度检测。目前,连续性平整度仪、车载式颠簸累积仪以及激光路面平整度测定仪等都是目前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主要仪器。其中,激光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具有较高的精准度;③路面弯沉检测。进行路面弯沉检测能够有效提升路面抗压性、平整度、强度等方面主要参数,是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标志。沥青路面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沥青路面的损坏程度,针对性给予补救措施。
3结语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能够保障路面施工的质量,实现对各个施工细节的管理与控制,使得路面施工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避免沥青路面各种质量缺陷的存在。因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保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岳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智能城市,2020,6(03):104-105.
[2]郭瑞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