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过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将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防水路基面的各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引言
桥梁防水对保证结构性能、避免水损害和延长结构寿命都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水层施工技术,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以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发挥应有的防水效果。
1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建设的现状
1.1道路桥梁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在道路桥梁的设计系统中,路基面的防水系统居于重要地位。水一旦开始下渗,就会影响道路桥梁的内部结构,腐蚀内部材料,影响道路桥梁的承受能力和安全系数。一个良好的防水路基面能够有效地阻止水下渗,并预防下渗带来道路桥梁内部结构的损坏,还能够有效地发挥隔离水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防水路基面仍然存在水下渗的情况。
1.2施工材料未能达标
就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可知,施工材料在这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使得建造工程的整体质量由此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在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桥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来完成相关建材的采购,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到施工场所,因为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导致后续阶段的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1.3施工操作不当
防水路基面的施工,需要规范合理地按照施工顺序进行,不能减少或打乱施工顺序。如果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没有严格地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就会使防水路基面的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从而影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作用的正常发挥,影响防水路基面的平稳性。
2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
2.1科学设计道路桥梁施工方案
道路桥梁的方案设计是整个工程的起始环节,必须要保证道路桥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才能使整体工程达到符合的标准,确保安全运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能够在高效建成道路桥梁的同时,保证其长久平稳地运行,还能够在道路桥梁出现隐患后,第一时间消除隐患,保证人身安全。科学设计道路桥梁施工方案,首先要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安排专业人员做好实地勘探的工作,了解到施工现场的气候和地形状况,以及施工的难度,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经济等多种因素。工程部门在收集整理数据之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设计出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建设安排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利用施工地已有的主客观条件,为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做数据支撑。其次,要合理地设计排水系统,必须确保排水系统方案的科学性,保证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持久地运行。同时,不能单纯地注重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还要考虑到道路桥梁整体外观的和谐性,将排水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交叉融合,建设有特色的道路桥梁,美观且实用,还可以顺带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例如,我国传统的“赵州桥”就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而闻名于世界。最后,还要做好验收检查工作。在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完成后,工程部门要对建成的防水路基面进行检查和试用,测试出路基面的最大可承受度,确保道路桥梁能够安全地投入使用。另外,还要设计隐患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在隐患出现之后,能够及时修护。
2.2防水施工材料的优选
在针对道桥工程中其防水路基面展开具体的建设时,应当确保建造施工过程当中的材料质量达标,同时还需要确保材料具有较好的防水性,确保防水添加剂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生态破坏,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质量与道桥的使用寿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最终选材的阶段中,务必要对建材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其具有较好的粘结力,经过这一系列操作,才能够确保到桥路基面开裂的现象得到改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同时还要对其防水材料从优选定,避免防水添加剂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由此确保其能够混凝土材料相互契合而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2.3规范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首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减少防水路基面的毛糙程度,及时地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能够提高防水路基面的平滑性,也可以使用机械手等辅助工具进行拉毛处理。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材料的不同,合理地处理基面平滑性的问题。其次,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已完成防水路基面的保护措施,避免运输车辆从刚建成的路基面上通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要做好路面的平整工作。在施工完成之后,施工部门应该检查路面的平整性,以及是否存在坑陷,泥沙等问题,及时消除潜在隐患。还要注意多次喷涂防水层,保证防水路基面性能的正常发挥。最后,要做好提示标语,保证防水路基面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2.4对其改性沥青防水层加以设置
在施工的整个操作当中,若要确保沥青路面不会因为雨水的冲刷而受到破坏,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在路面的结构当中设定一个独立的且能够防止雨水侵蚀的结构层,有效地提升路面整体的防水性能,具体的操作处理办法是:首先,在连续配筋混凝土中补强层外铺垫一部分具有特殊性能的沥青SBS(大概为2.0kg/m2)。在此之后在沥青的表面铺垫部分干净的碎石,还要确保碎石能够良好的契合在沥青混凝土中,并通过一系列的碾压将其压实,同时在最外层重复进行相同的操作,来充分地保护混凝土层,避免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对路面造成一系列的破坏。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就能够确保沥青碎石得以成型,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就能够与沥青路面的最底部融合,并确保整个沥青路面整体工程建设更为规范化,进一步增强防水性能。
2.5防水路面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基层面所有的涂刷和防水卷材铺设工作都完成后,等到0.5h之后就可以在卷材的基础上,铺设混凝土保护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能够保证施工动作的轻缓,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在对C40纤维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时,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才能够使和易性与密实度达标,只有做好混凝土保护层的养护工作,才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出保护效果。在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完成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对断缝进行处理,如果混凝土保护层的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50%的话,则可以选择聚氨酯防水材料对断缝进行填充。在对混合料进行搅拌时,时长不低于3min,之后还需要利用振捣器对其进行振捣处理,这样才能够使纤维均匀的溶于保护层中。最后就是对整个保护层进行抹面处理,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草袋,再对其进行洒水处理,整个养护时间要大于14d,这样就能够使整个桥梁施工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防水层施工是桥梁防水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桥梁防水性能,如果防水层质量不合格,无法正常发挥应有防水功能,将使结构受到水的损害而产生各类病害。目前该工程的防水层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确认防水层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欧爱萍.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与装饰,2019(11):101-102.
[2]龙秀红.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9(24):25-26.
[3]高冬克.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9(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