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所具有的特点是,其通信量的不断增加、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而由于这一特点也对于变电站的日常运维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运维和检修验收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工作方案,在运维方面,从日常巡视和倒闸操作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检修验收方面则针对变电站的结构进行了分类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
1 引言
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电网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而地球村、全球化等概念的出现,也会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越来越普遍,在电网方面对于智能电网而言,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智能电网的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更新,使得当下的运维工作人员面临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有必要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在此归纳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以便同行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技术的发展是永不止步的,如今,国家在对技术创新层面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唯有创新才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因此,诸多企业都着手于技术的改革创新与调整。就变电系统而言,其变电站在运行与未来的管理层面上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相较于传统变电站而言,新的变电站将在监控画面、安全性、信息共享、操作便捷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为能够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就不得不对智能变电站做出全面的了解,并对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做具体了解与掌握。
2 智能变电站的功能
2.1检测和控制变电站
智能组件中又包含了顺序控制和状态检测,通常情况下,是对设备进行顺序控制,进而促进各项工程都能得到顺利实施。所以,在变电站运维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顺序控制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这样可以快速的对监控中心的相关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当设备中的各项信息都可以传递到变电站中时,根据这些信息,维修人员就可以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相应的诊断与维修。
2.2警告在变电站开始运行
警告功能一般都是依附着监控系统来实现的,而监控系统就可以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相应的判断,并根据故障的类型,而发出不同的信号。将这些告警信号都汇集到一起,就可以对信息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且发现变电站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3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安全性问题。从通信模式上来分析,智能变电站摒弃了传统的点对点传输模式,而升级为对等传输模式,这种对等传输模式对整体的安全性要求较为严格,若系统中的任意一个LED发生故障或者没有得到及时保护,会引发整个系统出现大的故障。
3.2可靠性问题。智能变电站中的光学互感器极易爱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光纤与玻璃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加之有源电子互感器需借助一定的元件与模块的作用,但这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较低而且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3.3快速保护问题。电子互感器的数据传输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而是一项系统庞杂的过程,在数据传输中不仅需要借助交换机的协助,而且还要通过合并单元方可实现,但这样的话会造成数据传输的时间会无形地加大,效率低下。
3.4安装保护问题。为了尽可能地节省电缆的使用量,在设备周围设置一定的保护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智能汇控柜是一种较为常见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护设备。但此设备对周围环境将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加大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4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
4.1 强化设备管理。无论是传统还是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时,都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电子互感器在智能电网中主要有获取信号以及信号的传输等功能。在日常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要注意电子互感器的维护,主要是确认电子互感器外观是否完整、接线是否正常。定期检查电缆之间的连接状态,确保电缆之间的连接稳固而且完整。仪表要确保各个数值在规定范围内。定期清理互感器,确保外壳的卫生,检查互感器外壳是否出现灰尘、裂纹以及放电等情况。
4.2 强化巡视与安全管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一般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这样会增加设备之间的耦合度,但是也会增加退出二次设备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另外,智能终端在变电站中负责采集和测控开关刀闸信息、设备保护以及分析合并单元的任务,假如该设备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智能变电站要加强巡视以及安全管理。
第一,检查后台机保护板、出口压板等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可靠,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二,确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网络交换机、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完好。
第三,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是否完好,无进水现象,箱体内湿度以及温度控制是否在正常范围。
第四,对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光纤的连接处是否可靠。防尘帽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损坏或者丢失的防尘帽。
4.3 软压板运行维护管理。目前的智能变电站控制终端中,大部分使用软压板替代原有的硬压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软压板的运行维护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在监控后台实现软压板的操作,在运行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软压板正常工作态,在运行后,还要通过监控对软压板的运行状态进行核对。第二,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要随意改变软压板的状态,保持软压板工作的稳定性。第三,智能组件在正常运行时不能投入置检修状态,一般人员禁止对该板进行操控。第四,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退出本间隔,从而保护失灵的启动压板。第五,设备开关如果需要改冷备用或者在保护启用前,需要将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取下。第六,工作人员需要在监控后台进行定值区切换操作。操作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定值实际区号,操作完成后,也要通过监控以及保护装置核对定值实际区号,完成切换后,打印核对正确。第七,检修人员在进行修改过程中,只能在装置上进行修改定值,严禁通过监控后台进行更改。
4.4 智能组件的巡视维护管理。顺序操控相对于传统的操控顺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操控的准确性,根据实际的运行经验,智能组件巡视维护管理顺序操控时,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与倒闸操作要求相一致。第二,依照相关标准制定顺序操作流程,并且按照该流程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管理,流程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第三,进行顺序操作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对该操作进行监控,顺序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逐步显示,并且与终端要求一致。第四,顺序操作完成后,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人工确认,检查无误后才能确定此次操作的顺利完成。第五,变电站应该安装临时接地线,以保证顺序操作中的操作安全。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变电站在电网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和网络化通信平台为主,可以自主性的完成一些采集、测量和维护等工作,并且还可以按照需求来支撑电网的智能化调整。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智能变电站中运维技术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又能促进电力网络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伊妮.220kV及以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60.
[2]陈智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