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力发电厂在设备运维方面数据的采集、分析仅限于一些点而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的大数据分析,没有产生量化级的效应。大数据在火力发电厂设备维护、运行监测、安全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火力发电;电气控制;电力市场改革;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火力发电企业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本文结合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谈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看法,供相关人士参考。
1.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电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未从实际出发,没有对电力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因此制定的制度内容无法贴合实际情况,脱离生产实况,空而大且不够细化,使得员工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制定出的制度与实际需求相违背,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效率,而且在事故发生的关键时刻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其次是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除了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再好的制度终究是要人来实施的,无法落实等同于零,一些监管人员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和安全意识,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时,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监管工作只流于表面,得过且过,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行,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风险[1]。
2.做好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
2.1加强安全教育
无论是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管理还是其他行业,其生产运行的根本所在就是安全生产,也就是在保证员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因此,在火力发电厂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安全生产、安全操作意识,以保障火力发电厂
的平稳、安全运行。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为实现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企业需要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自身操作的不足并及时纠正;其次,通过编订员工守则、规则章程的方式将机器操作安全这一准则收录在内,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使员工对操作中的易错点、危险点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最后,督促并监督员工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时抽查考核,考察员工对火力发电厂设备的熟悉程度。例如,系统接线图和各个设备的正常工作范围和故障设备常见的原因等,从而尽快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2把各项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在落实安全责任内的工作中,应该以《安全生产职责》为标准要求,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就是要把工作落实在具体人的身上,包括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细分责任到具体的环节、岗位和员工上。对于发电企业的领导来说,应该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上。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与安全并行,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在完成各项安全工作时,都能集中精力。增强员工坚持执行各项安全标准的意识,保证规章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完成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不仅要自觉,还要坚持严肃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的管理,要坚持严、细、实的原则。不仅要狠抓基层、基础和细节,更要保证关键岗位人员的把关作用能充分发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并及时纠正,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发现其中的违章行为。使得安全标准的执行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2]。
2.3在运行监测方面
基于目前红外检测等技术的革新和价格的普遍降低,使红外监测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大规模应用成为现实。红外检测技术具有远距离、大面积和快速扫描的特点,尤其在带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可在三个区域布置,提高运行监测效率:一是在升压站区域。可利用空间进行分片布置,对断路器、隔离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全方位的进行监测;二是在变压器区域。可在高低压侧,在保证红外检测面能覆盖三相绕组及接线位置的地方固定布置;三是在配电室内。可根据负荷重要性在断路器出线侧选择性布置。
2.4对风险点的防控
防控机制是加强风险点管控的有效手段。从长远看,加强针对风险点的预防机制可以有效的将普通的安全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隐患发生的几率就会少很多。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当中,要根据不同人、不同生产材料、设备以及不同的外部因素对容易诱发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的排查,这是预防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手段。利用施工工艺标准大全建立和完善施工工艺数据库,编制管理文件的通用施工工艺文件,同时注意收集项目承包商的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并为电能生产过程中,现场检查做好技术准备。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更好地完成编制技术文件、梳理风险及落实责任等工作[3]。
2.5对电厂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途径之四是对电厂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虽然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现阶段电厂生产基本上不能做到全自动化,一般都会采用人工与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有很多设电气设备都需要人为操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人”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电力生产的都是“人”,目前我国对电厂电气设备管理更严格,相关法律法规的出现就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电厂应更加重视人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组织技术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专人形成高效率、高水平安全管理团队,以此更好的开展具有较高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保障电厂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4]。
2.6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控制好巡查过程
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应该是科学的,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拓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扩大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管理的切入点是标准制度、作业行为、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做好过程控制工作,转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精准化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同时也要实现有效控制。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巡查,实现对巡查内容的有效统一。要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值班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巡回检查作业指导书上的巡查内容展开检查,保证获得的信息是一致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不同人员所获得的检查质量信息不存在差异。巡查工作的进行要有一定针对性,严格遵守巡查的标准,巡查其中的重点位置。实现对巡查死角的有效消除,避免设备运行有隐患问题[5]。
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科学建设,有助于提升发电厂的生产水平。在发电厂的运作中,利用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火电厂生产效率、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促进火力发电厂的高效运作、节约电力生产资源、强化生产运作可靠性、优化电气控制工作水平,从而增强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永宝.大数据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5):86-87.
[2]石毅.探究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模式[J].科技视界,2020(15):197-199.
[3]欧国海.浅谈火力发电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电力设备管理,2020(04):105-106+117.
[4]刘景勇.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2):5-6.
[5]谢建石.火力发电厂事故预警管理与应急救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