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人值班是我国现代变电站重要的工业技术表现形式,本文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管控要点,希望能够为优化电网建设改革,提升电网生产运用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电力生产系统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和远方监控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某电力局的实际电力管理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分控站、主控站和变电站三层分布式建立监控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研究结果说明如下。
1.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本设计思路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信息监控模式和相关的配置要求,结合当地的变电站建设需求,依照同步设计思想,设计出了一种连接主控站、分控站和变电站的一体化多平台。
设计过程中结合电子计算机运行技术,将分控站的图形、数据信息数据库分部处理交换,并将数据和画面按需同步下载到多个分控站,最终实现了电站的异地运行维护,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利用了信息数据的可靠性,为推动服务器安全性,预防外系统和主系统通信连接受损,同时设计了镜像代理服务技术。
2.系统构成和运行分析
本系统分为了三个结构层。其中主控站位于地区调度的核心位置,下部分设置16个分控站,分控站下设16座无人值班变电站。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稳定性,分控站采用了专线网络式来采集无人值班信息,而变电站采用了SCADA系统结构来保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和高效性,整个传输系统都依赖与主控站和分控站的信息连接。主控、分控之间的信息连接也采用了以太网结构,配置实时库服务器、历史库服务器等传输信息。信息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分层模式的数据)
以上可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信息数据连接方式多采用集中管理和分层控制的模式和主控站、分控站连接,整个传输系统基本独立,不会受到单一系统的崩溃而造成系统瘫痪或信息传输失真。与此同时,分层结构采用了分布式的客户/服务器体系建设结构,这种方式不会减少客户节点机传输带来的负担影响,也有助于连接内部和外部信息。历史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可以实现内外部系统中历史数据访问。
信息一致化建设目的在于维护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数据交换平台是保证数据储存和高效控制的重点。通过网络管理分控站和主控站,能够提升和带动网络运行,可全面实现历史数据信息的统一和修改,对实现单数据源和多点储存布分布式访问格局和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帮助。并高效实现信息互补。
3.探讨该数据系统的技术特点
3.1数据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主控站和分控站都可以在独立的数据环境中实现信息传输,不受到其他线路数据影响。在具体的工程运用中,传输数据的形式有数值参数、工程图像、数据计算式,这些都可经过主控站数据库下定义后下装到每一个分控站。这些数据库为保证分控站数据,提升其参数控制质量,保证分控站之间连接一致,避免信息功能交叉隐患奠定基础。可见,这种协调性自动化系统真实可行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3.2信息同步
在系统中数据分布式储存和信息维护功能是同步进行的,所有的分控站和主控站信息系统独立运行,不会因为系统的崩溃对整个支路造成毁灭性影响。通过历史访问等方式可以对崩溃的系统数据和参数进行及时回复,对比还原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作用。
3.3平台管理
因为本分级系统都采用了同一套平台软件,每一个分控站和主控站的信息传输接口是完全对接的。为了保证信息完善和扩充质量,工作人员应当紧抓电力发展和建设要求,了解数据各个特点,如利用可靠的数据库镜像代理服务实现信息数据运用。
3.4数据调节方面
考虑到系统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本系统采用的镜像系统代理服务系统是和SCADA 系统完全一致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系统,整个系统传输时候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内存数据,且所有的对外访问数据信息都可以在镜像代理中被找到。这种方式满足了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也解决了SCADA系统MIS网络应用的要求,全面提升了该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有效性。
3.5多元数据集中处理特点
无人值班变电站信息处理系统采用了多元数据优选技术,可以帮助系统实时采集多个类型的数据源,并按照数据源的优先顺序确定数据应用。其中数据优先的数据源在数据源停止、不正常或者是没有采集到数据时候,系统都需要根据设定的参数值自动接收和处理状态评估的数据值,以保证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唯一性和可靠性。
4.对于提升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运行的措施建议
4.1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推行无人值班建设制度时,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难度表现,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也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各和维持现有的管理质量,建议变电站应当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巡检、制度建设、操作优化,最终提升无人值班管理建设的质量。
4.2加强图像监控系统功能
建议相关单位积极开发与应用无人值班变电站联动遥视系统,自动跟踪所操作的设备或故障跳闸后的设备,增加遥视点分布,实现全遥视(遥控巡视、自动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应用等)。充分利用图像监控系统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辅助巡视是对现场巡视的有益补充,远方巡视和现场巡视相互配合可以减少由于无人值班站现场巡视周期较长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在变电站发生事故时,记录现场事故过程,并且可以和报警系统相结合,设置报警联动措施,真正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拓展自动化遥测、遥信功能,增加现场设备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度等信息的上传。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并结合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要点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主控站、分控站、变电站等分级处理体系,在实现多个平台平行处理的同时,减少了信息传输失真,有效提升了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系统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月平,臧海洋,李宁宁,段立春,袁桂华,李振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四遥”信息的调试与配置[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1):131-133.
[2]张华锋.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4):236.
[3]刘会昌.无人值守变电站通信设备监控系统的实现[J].广东科技,2013,22(22):73+70.
[4]常敏.有关500kV变电站远方集中监控方案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1):27.
[5]赵巧云,张海江.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四遥”信息的配置与规范[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