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现如今,我们必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工作,这样才能够贯彻和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发展行业中,建筑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居民的居住和切身利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BIM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应用,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阶段;BIM;应用;分析
引言
建筑行业要想在现今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有着更为突出的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建筑行业增强对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BIM技术优化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让居住者的设计要求得到满足,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BIM的概念
BIM技术就是在实施绿色建筑施工期间,对于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实施有效的整合,构建绿色建筑的仿真化模型,通过所构建的模型,完全展现出工程的所有信息资源,给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有关的数据支持。不仅如此,BIM技术可以明显地表现出建筑工程具有的所有特点,从而综合现实情况实施有效结合,给绿色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在调整以及改善方面的有关设计数据,从而健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运用B1M技术,可以实施三维建模设计,而且可以展现以及分析设计方案和施工等有关信息,在实施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循环运用以上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期间,B1M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工作效率,从而帮助降低设计的成本,提升正确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BIM的内容和价值
CAD软件是建筑师、工程师们从传统手工绘图转向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重要工具,CAD二维制图提高了制图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于手绘图纸更易保存、修改、分享等,从而实现了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信息革命。CAD二维制图虽然有如上诸多优势,但在多年的运用中仍发现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比如在各个专业和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依然存在断层,使得各参建单位和工程建设的环节没有关联。随着科技的发展,BIM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信息模型,既包含了建筑物各专业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BIM技术将两者进行高度融合,从而避免了信息断层实现集成管理。对于工程设计单位来说,BIM技术在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所有专业设计协调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使设计成品更加合理、更加可实施、更具科学性。对于工程施工单位来说,BIM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减少返工和拆改)、模拟施工(多专业工种同步施工)、宣传展示(三维效果渲染动画)、知识管理(工程材料、施工做法、工程经验等)环节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实力。对于运营单位来说,BIM技术在空间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隐蔽工程管理、应急管理、节能运营管理环节提供了各种的数据支持,为运营提供主动预警服务,避免了被动式、救火式服务,大大提高了运营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也保障了用户的实际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3.1工作合作方面
建筑项目的发展需要各种阶层的工作合作,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交流于合作,在设计上没有达成一定的意见,只是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采取他人的意见,那设计结果必然是不合理或者存在不足的。如果只是在意建筑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忽视了项目工程本身的设计方案,没有充分认识到设计在一个项目的早期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是过于注重建筑本身所带来的收益,没有在项目上全心投入进去,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如果建筑的意见在一开始没有达到统一,就会产生分歧,在施工过程中就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会打乱整个项目的节奏。
从而拖慢整个项目的进度,对推动建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后期的质量,为其埋下安全隐患。
3.2保护数据方面
BIM技术最主要就是模型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识进行技术操作对项目整体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模拟,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更好的应用设计。所以技术运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工程项目人员全程进行保密,时刻保证好建筑信息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并且我们需要在一些安全的平台,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禁止不熟悉操作的人随便操作,防止信息在社会范围内出现问题和大范围的数据被泄露出去。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一旦暴露关键信息,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延缓工程项目的发展,整个施工进程将受到阻碍。
4、BIM技术融合设计阶段
4.1BIM环境下的可视化交流
在调研项目参与单位与上级管理单位的需求并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内容后,针对的建筑方案、车流与人流动向以及舒适度进行推敲。完成BIM模型后,请项目参与方(民政局、财政局、代建单位、设计单位与运营等单位)对BIM模型进行讨论,主要解决非建筑专业人员对文字报告与二维图纸的理解偏差、功能需求不明确而造成的BIM模型不完善。(1)BIM环境下的建筑方案。(2)BIM环境下的动线推敲。(3)BIM环境下的舒适度推敲。
4.2BIM环境下的建筑性能推敲
(1)方案阶段建筑性能推敲—风环境。通过分析模拟结果,最终得出西北、东南方向的风频最高。(2)方案阶段建筑性能推敲—光照。利用光照分析除了确定地理位置与项目角度之外,也可提升用户舒适度,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照明(3)方案阶段建筑性能推敲1种植绿坡结构框架。
4.3BIM环境下的施工图设计
(1)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测。在进行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测时,BIM团队要求精装修、室外管线和景观等单位提前介入配合工作。根据业主要求,在主体设计部分主要考虑项目施工阶段的可操作性;在精装修部分主要考虑满足业主的净高要求及小业主的二次精装预留空间;在室外管线部分主要考虑多专业单位的管线碰撞、管线与室外出墙套管的阻挡以及检查井位置的合理性;在景观部分主要考虑室外井盖的位置是否可以移动至绿化带等。(2)净高分析与深化出图。本项目在管线综合过程中尽量使大的管线(如空调水管与风管)避开地下室主车道区域,为了保证BIM成果能够最大程度从设计阶段传递至施工阶段,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加强施工单位对设计的理解,从而较少修改次数并提升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相关的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与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BIM 技术将会在建筑设计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在整个建筑行业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中迅速发展,并将会引领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二次革命。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解决BIM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效果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坤伦,李亚爽.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分析[J].风景名胜,2019(10):169.
[2]吕佰昌.BIM+VR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
[3]史艳伟.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15-16.
[4]王祥伟.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5]岗晓阳.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分析[J].江西建材,2018(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