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电气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涉及到基础照明工程、消防工程等方面。鉴于此,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期间,需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开展,从而使整体建筑质量得以保证。在本文中,首先对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应用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对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技术;应用
1.引言
在过去,建筑电气设计所采取的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所取得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然而,BIM技术则不同,其能够将设计在BIM模型之中融入进去,对于设计质量的最大化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所以,BIM技术的开展就有了一定的突破口,其能够在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前提之下,使设计实践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信息管理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优势。
2.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应用环节
2.1BIM技术与配电系统设计
对配电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进行做好,全面考察建筑电气系统,将建筑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系统收集,针对电气视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通过对经验值及各项对比数据进行利用,切实降低电气系统设计风险。在对电气视图进行制作期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机房位置、配电半径、综合管线路由等各种影响碰撞的管线设计,并科学布置用电设备及有关的插座。
在有关参数与技术的支持下,对三维模型进行准确构建,在对三维配电系统模型进行建立的前提下,对相关设计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具体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电力线路的敷设等方面,从而使整个建筑电气配电系统的线路能够有效的相连接;通过BIM模型,从整体上检查与分析建筑配电系统,对配电线路的细节进行重视,重点对配电线路的属性及配电盘明细表等进行检查,从而保证配电线路不会出现细节上的问题,使建筑工程电气项目运行的有关要求得到满足。
对于建筑电气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从平面化视图的角度上来进行细节标注,明确标注出配电线路及涉及到的有关设备,从而有效地指导后期施工,使整个配电系统的状态能够与预期要求相符合。
2.2BIM技术与照明系统设计
照明系统的设计在整个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将BIM技术与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有效结合。在实际设计期间,需要搜集并分析照明系统的有关数据信息,与建筑电气设计相结合,根据照明系统的要求来整理有关数据,从而使照明系统能够与室内建筑的规划相协调。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把照明系统方案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使设计方案的展示能够更加的可视化,从而使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更加直观的显现出来,使整体照明系统设计方案得以更加优化。
2.3BIM技术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也需要优化设计智能化系统。实际设计期间,需要与建筑管理运行需求相结合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有关实践经验相结合可得,应用BIM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其电气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会更加明显。实际上,在开展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期间,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来对有关设计细节进行完善,密切监控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与智能化系统运行情况相结合来做出适时调整,继而能够将智能化系统可能会造成的某些意外事件得以有效的避免。
3.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3.1电气平面设计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实际施工及其具体应用期间的安全性。通过将BIM技术与实践类软件(revitmep)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建筑模型设计的精确度得以有效提高。
在融合应用revitmep的前提下,能够将建筑模型单面显示期间存在的不足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并且能够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电气工程环节进行明确标注。比如说,灯具型号、线路的具体数量以及电路信息反馈回路的走向等方面,并能够借助于数据信息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空间定位,从而为设计工作者提供相对立体化的信息服务。BIM技术能够立体化分析电气施工期间的线路碰撞问题,在数据参数的输入下,能够动态化展示建筑信息模型,并通过数据库的运行基准来对设计模型是否具有科学性进行检查。在应用模拟化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电气工程的运行模式,从而再次核对各项数据参数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3.2管线安装工程的应用
3.2.1预算统计应用
在建筑信息模型构建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存储,在实际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信息分类对材料清单进行罗列出来,并为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传统的表格制订相较来说,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为其提供更加开放性、实时性的清单,在各类数据信息的精确支持下,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数据统计业务、数据管理业务以及工程造业务等。同时,应用BIM技术能够使电气设计的效率及其质量得以提高,并提供信息反馈,继而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顺利实施。
3.2.2管线设计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管线安装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在相对有限的建筑空间内需要设计比较复杂的管线布局,传统的布线手段比较容易使电气工程布线与其他专业布线工程发生一定的矛盾,假如两个专业线路布置预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筑质量产生影响。而应用BIM技术,与动态化模拟效果相结合,可以科学合理的布置管线,并立体化地分析实际使用期间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设计工作人员对建筑物内部中管线的走向进行明确,从而实现整体布局的优化。
3.2.3管线碰撞检测应用
在实际上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应用期间,其可视化功能能够检测管线碰撞。与电气管线设计相结合来对立体化模型进行设计,通过建筑物内固定区域的管线安装信息来进行整合,之后在对图样进行空间位置上的移动,从而使漫游型可视化分析得以实现。比如说在空间位移期间,线路产生碰撞,信息模型就会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存储,并在系统内进行报警,同时对可视节点进行空间定位,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其进行查看。BIM模型及内部数据库信息对碰撞模型实施初期的优化以后,在对内部碰撞检测系统进行利用来进行进一步的校验,更加细化的分析管线间隔信息,从而使模型设计能够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合。除此之外,BIM技术基础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自动优化调整系统内的设备及管线等,从而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设备及管线的检修。
3.2.4线路检修应用
在线路检修中应用BIM技术,通常是在建筑模型中的接口信息为主,假如文件中的接口信息无法读取的时候,就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数据报警来对连接接口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同时,在系统显示界面,设计工作人员可以查看整个建筑内的电气工程体系,在数据节点处对电路信息进行获取,通过电路信息来对整条回路的工作模式与参数信息等进行读取,比如电压、电流、导线尺寸等。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以对电路信息相结合来获取整条电路上的荷载原件、设备数量及导线长度信息,并查看导线的类别、电压工作范围等关联性的信息,从而提供更加充实的电气参数信息给相关工作人员,使其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评估能力得以切实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来讲,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设计水平和质量。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电气设计工作中,应在与业主需求相结合的前提下,对BIM技术构建模型进行应用来对碰撞检查进行开展。同时,对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进行利用来使电气管线布局更加合理,从而使建筑电气设计水平得以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太微.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低碳世界,2017(10):134-135.
[2]杨超.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16.
[3]张晓萍,邢青青,于希辰.BIM在建筑电气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