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力供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低压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能质量和供电稳定性。文中对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压配电;配电系统;存在问题;措施
1低压配电系统概况
低压配电系统结构复杂,含多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变压器、配电室和低压配电柜、柴油发电机等,以及上述各结构的控制保护装置。每一结构都不可或缺,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笔者主要对低压配电柜和柴油发电机进行详细介绍。低压配电柜主要发挥配置电能的作用,具有自主开始和结束工作的权限。当然,工作人员也可以手动进行设置。由于低压配电柜决定了整个电气系统内电力资源的流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配电柜在自主开始或结束工作时,主要是通过系统内的通讯远控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讯欠压和失压也起着辅助作用。此外,配电柜的控制保护装置,主要是配电柜内的低压断路器,其工作原理是,在线路过载时,能够自动切断开关,从而避免电动机和其他部分线路受到破坏,将电路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较低范围。柴油发电机相当于备用配电系统,在城市电路发生异常状况无法正常供电时,柴油机能够自动启动为核心线路输送电能。
2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供电系统网架结构不完善
我国多数低压配电系统的网架结构是投产初期建设的,受当时国情国力以及许多历史原因决定,许多低压配电系统网架结构技术落后,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受网络建设项目建设时期的时间、经费、人员技术水平限制,许多配电系统线路网络没有形成闭环的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系统网络之间不能形成互为备用网络的完善体系,在进行维修、维护、校对等工作时需要大面积停电,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生产的稳定性。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企业底低压供电系统中,每年因配电网络架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比例很高。因此,解决网络架构不合理是对低压配电系统可靠性优化的首要工作。终点对网络结构进行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电源点和分段开关,提高线路网络的合理性,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并逐步实现环形供电网络,实现多配电系统之间的备用线路互通,每个电网用户至少有两个电源供电,最后,对采油供电线路、钻井供电线路等重点用户端或断点损失较大的用户端进一步增加电源,并建立应急发电体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生产的持续性。
2.2降低各种元件故障概率
用电元件是低压配电系统的基础单位,元件故障概率与系统可靠性息息相关,降低配电系统元件故障概率的思路简单明确,在经费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元件质量标准,提高元件性能和品牌的引入起点。但我国低压配电系统数量庞大,提高全部元件起点的优化措施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应对配电系统中的元件进行合理故障概率和使用稳定的评级,并根据元件作用进行最终的标准评估,对其中故障发生概率较高、作用较大的配电系统元件应选择通过国内、不急鉴定一节设备以及国外的优秀设备,对于故障概率较低的元件可以根据经费情况放低引入标准,但应全面杜绝没有通过安全认知或翻新假冒元件,以此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2.3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低压配电系统是生产能源命脉,频繁的故障停电会对企业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降低损失的最佳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缩短故障处理时长,降低停电的影响。为此要提高配电线路的供电稳定性,应强化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技术和故障处理技术,在出现故障时,尽早确定故障位置,及时修复,缩短停电时间和停电的范围。
3完善措施
3.1加强系统网架建设,进行低压配电系统改造
系统网架建设和改造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低压配电线路供电稳定性和降低故障率的方法,配电单位应根据不同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从选型、安装、维护、运行、改造建设等环节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同时,应增加相关的经费投入,为电网改造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3.2选用高质量的元件
配电线路元件对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元件选择应符合使用标准:第一,供电系统的主变压器设备,内芯为全铜材质,并支持有载调压功能,同时损耗低、噪音低;第二,开关设备应选在全封闭式开关,或者选择真空开关;第三,应选择氧化锌的避雷器设备。第四,控制保护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全面迎合无人值守的供电系统发展理念。第五,直流电源,应选择具有良好适配性的硅整流充电设备。
3.3采用配电自动化装置
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确保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配电自动化技术我国研究起步很早,截至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技术相对成熟,具备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技术可行性。
3.4积极开展带电作业
低压配电网络在进行故障处理、隐患消除以及日常维护工作时,需要根据工作需求对部门用电端口进行1~5h小时的停电,属于较为特殊的用电单位,停电经营生产影响十分严重,油井断电停机后,生产恢复缓慢,即使是瞬间断电,也会对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对带电作业技术得以研究,积极开展带电作业技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网带电作业在中低压配电网己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和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在多场所进行了带电作业试验。
3.5合理安排检修工作
配电线路属于故障高发系统,元件需要定期进行排查更换,因此,排查检修工作无法避免,但可以选择避开用电高分放弃进行设备检修,从而控制供电线路检修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并制定详细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检修计划,提前告知用电单位。在作业、钻井、压裂等对供电连续性较高的工程项目实施前,应集中力量优先对该部分线路进行处理,必要时,才采用临时供电计划,确保生产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6安装低压配电系统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及前提为电气工程,所以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需要与其他工程进行合作完成,电气工程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低压配电安装需要在前期计划及后期施工中进行系统性安排。一般情况下,低压配电系统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安装工作安排的合理性。根据低压配电系统电压实际使用规范及相关操作合理进行,电压一般是220/380伏。根据现场的条件,比如根据基础的完成情况确定电器设备的合理安装顺序。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气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施工以及调试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对用户用电安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低压配电系统工程对于安装施工技术以及调试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项专业性很高的分项工程,因此,施工单位在安装和调试工作中必须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安装质量,为用户的用电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爽.智能化低压电控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科技与创新,2017年09期.
[2]郝莉丽.大数据时代电力运营监控数据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20期.
[3]陈素华,方旭.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研究[J].河南科技,2015年02期.
[4]李丹.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比较解析与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04期.
[5]赵静,聂利娟.电力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整合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通信,201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