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更好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方面的需求,电力配电网应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而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有利于加快自动化变革速度,扩展自动化技术使用功能,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社会供电需求紧张状态。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配网运行;管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网也在不断地完善,人民群众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通过加强对于配网运行管控,从而减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最终推动我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配电网发展。
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在电网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信号,对信号进行传输,同时还要采用计算机判断的方式以及远程控制的方式,根据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对配电网运行的故障作出准确判断,包括故障的范围、隔离方式以及停电的范围都能够很快确定下来,从而故障维护的时间缩短了,系统运行更加可靠性,企业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减少,配电系统不仅运行效率提高了,而且电能营销环境也得到改善。
2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2.1配电网运行相关数据的采集
配电网安全运行与众多环节和设备息息相关,一旦任一环节或设备出现问题,那么配电网安全运行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想要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网中各环节和设备为对象进行严格的监测,并以监测结果的相关参数为参考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数据采集和实施信息数据远程汇总和监测是配电自动化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对其予以应用可以将配电网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并监测,同时在获取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其发送至配电网运维管理调度部门,从而使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得以完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除了电网运行数据监测和数据采集功能外,还能够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推动配电网各环节和各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从而为配电网运维管理部门的运行调配提供重要辅助。
2.2馈电线路自动化
馈电线路是基于配电网变电站和用户端间所建构的线路,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好地用电体验和用电保护。就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配电网馈电线路自动化可以围绕用户用电情况予以监测和检查,并以获取到的用户用电数据为依据推动用户用电的持续优化,这也是保证用户获得更佳用电体验的有效措施。配电网馈电线路自动化不仅可以推动用户用电的优化,而且也能在故障发生背景下实现对配电网工作的充分监测,并以故障区段为切入点将其进行隔离,从而使用户用电得到及时的恢复。配电网馈电线路自动化对促进配电网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配电网馈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既可以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测,又可以以其运行状态为基础和依据实现对配电单位的合理调配,是配电网供电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2.3合理调度电力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推动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基于配电网用电高峰背景下,以用户用电需求为依据实现对电力的有效调配,使得配电网供电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在用电低谷状态下,系统化的调配也是降低供电损耗的有效手段。通常而言,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是配电网调配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供电高峰期来讲,要将配电供应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在调配的应用下保证配电的正常供应。而对于正常供电和用电低谷期来讲,要将配电效率作为侧重内容,以此使配电损耗得以降低。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是配电网运行调配人员更好地、深入地了解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以配电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分析为路径,直观了解和掌握配电网荷载程度、电网畅通程度和电网电源的分布位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配电网电力调配的实现,以电力供应重点区域为面向保证其供电,确保配电供应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就配电供应正常或低谷状态来讲,可以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功能为手段,来剖析配电网运行参数,从而实现电力损耗数据的有效合理的获取,并在信息处理能力辅助下对配电网电力供应方案进行制定与计算,从而使配电网供应的电能损耗在原有数据上得到显著的降低。
3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对策
3.1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予以优化
企业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要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就要改造接线模式,还要根据配网的运行需要进行自动化改造,采用这种方式优化网架结构。如某地区在对配网改造中对接线方式进行了改造,采用“两供一备”的方式,符合单一故障安全准则,使得各项设备在使用中充分利用起来,线路负载率超过了60%,用户供电需求得到满足。
3.2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想要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确保配电网运行管控的综合水平,最根本的是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确保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拥有较好的业务技术能力,同时,针对配电网运行管控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维护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可以从内部挑选出具有较高综合水平且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同时也可以通过外聘教师来加强训练的有效性。此外,由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十分复杂,会涉及到很多技术,如通信、自动化、配电运行等,因此只有加大关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来对技术人员进行集中性培训才能够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有关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知识内容,进而满足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求。
3.3实施配电自动化运维工作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具有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用户较多且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同时,在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当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较快,因此如何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已经成为了当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通信网络、终端设备、数据库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在加强配电网运行管控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如下3个方面。首先,应当及时检查自动化终端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当立即解决。其次,定期实施有关配电网的巡查工作,通过加强对于终端设备的检测,从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最后,应当及时更新后台信息,通过加强配电网建设的跟踪力度,从而及时调整配电网运行方案。
4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确保电力供应机制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需高度重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少春,张永胜.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5(6):99.
[2]李岳峰,赵志刚.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21):140.
[3]叶鹏鹏,范宏亮,谷雨.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16):101.
[4]吴辉文,严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8(9X):43.